如何将闲置的养猪场高效利用起来?2022年,海南农垦集团下属的东新农场公司在海南万宁市多方考察,选中了食用菌产业,决定从种植秀珍菇入手。
(出菇房里,基地员工采摘食用菌。受访者供图)
东新农场从零起步,投身食用菌领域。申请中央财政衔接资金840万元,项目总投资4957.27万元,建成集菌包生产车间、出菇房、养菌室、原料库、锅炉房等于一体的标准化生产厂房,每天可生产菌包2万袋。
该项目自2023年4月投产运营,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80万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20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1500万元。
在智能化系统的调控下,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素都得到适当调节,出菇环节的自动化程度达到60%以上,在养菌环节,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基本不需要人为干预。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不仅省工省时,产品标准化程度也大大提升。
3年来,东新农场勇敢迈出一个个探索步伐:海南农垦有充裕的橡胶木资源,将其作为菌包的基质,并对常规生产流程进行调整;熟练掌握液体菌种接种技术,从而实现机器接种,不断优化提升养菌、出菇等生产技术,将菌包感染率控制在1‰以内,将单包产量稳定在0.46斤以上,相较2024年提升了0.164斤,增幅达55%,A级出菇率高达94%,大大降低菌包的感染率;通过降低菌包重量及调整配比、缩短灭菌时间、合理调配人员、光伏发电等多种举措降本增效。
截至2025年4月,东新农场累计销售食用菌230万斤。秀珍菇四季栽培、全年供应,日生产可达8000斤至1万斤,年产量达到1500吨。猪肚菇、白松茸、灵芝等食用菌品种的生产技术也已成熟。
据了解,东新农场还将引种、培育、驯化新的菌种,探索橡胶林下套种食药用菌模式,谋划精深加工项目,逐步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实现食用菌产业多元化发展。(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