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空调房”里种蘑菇效益好
发布时间:2011-08-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这几天,浙江平湖当湖街道黄家浜村的王宠良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反季节蘑菇开始上市,高温天气能吃上本地产的鲜蘑菇,让消费者十分稀罕,虽然每公斤价格达到20元以上,仍然十分抢手。
夏日纵然骄阳似火,可走进王宠良的食用菌生产车间时,却感到阵阵凉意。只见一层层蘑菇架上,一只只洁白可爱的小蘑菇正探出“小脑袋”,在潮湿、凉快的泥土中恣意地生长着。据了解,王宠良是黄家浜村有名的种菇能手,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2009年,王宠良为拓展种植领域,投资200多万元,建起这个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专门配备了致冷机和空调等设备,使菌菇生产做到恒温控制,不受自然灾害和天气的影响,实现周年化生产。去年,王宠良在基地内种植起蘑菇,由于病虫害影响,产量较低,效益并不高。可王宠良并不气馁,今年五月,他又投资10多万元,种植了3万平方尺的蘑菇。高温天气下,王宠良每天利用空调等致冷设施,调解温度、湿度和氧气,使车间内保持在16度左右,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现在除山东蘑菇外,没有本地蘑菇,大家都想尝尝鲜,市场上当然好销呢。”王宠良说,由于把好了技术关,从23日起,这些蘑菇陆续开始采摘,每天销售量在100公斤左右。“再过十多天,蘑菇产量将大幅度增加,每天至少有500多公斤。”王宠良高兴地说:“蘑菇量多了,就可以销到嘉兴、杭州等大市场,效益会更好。”据王宠良介绍,种植反季节蘑菇靠设施调解温度,成本相对提高30%-40%,如果产量较高,效益相当不错,起码要增加50%。“这茬蘑菇一直要采摘到九月底,接着可再种一季秋季蘑菇,这样可实现一年两茬的种植模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王宠良笑着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