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31日,来自鲁东大学的研究人员再次对泰山上的菌类进行了采集。经过两天的寻找,他们共在泰山上发现了60多种菌类。其中,已确认5种有毒,20多种具有食药价值。
30日上午,鲁东大学的研究人员抵达泰安后,立即前往中毒者采集毒蘑菇的黑龙潭附近,对周边的菌类进行排查鉴定,确认中毒者食用的蘑菇为玫瑰红鹅膏后,他们又在附近的山上进行了仔细搜索,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共找到了40多种菌类。
31日上午,记者跟随研究团队中的三名研究人员从红门出发,沿着登山线路寻找菌类,但一无所获。住在山上的居民告诉研究人员,泰山上的菌类主要集中在后石坞一带,在红门登山线路上很少见。鲁东大学研究人员遂调整了采集线路,开始向后石坞附近移动。
下午1点,研究团队到达后石坞后,开始在适合菌类生产的区域寻找,很快发现了一种菌类。随后,在从后石坞到天烛峰的区域中,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了20多种菌类,其中就包含30日在黑龙潭附近发现的玫瑰红鹅膏。当天,该团队在泰山上共发现了60多种菌类。
据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大型真菌分类学博士王建瑞介绍,31日在泰山上发现的菌类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以乳牛肝菌、鸡油菌、紫丁香蘑为代表的可食用菌;一类是以灵芝、安络小皮伞为代表的药用菌;还有一类就是以玫瑰红鹅膏为代表的有毒菌。剩下的菌类都是食药价值不明确的菌类,还需要进一步分析鉴定。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血红菇、灰鹅膏、豹斑鹅膏和臭红菇都是有毒的。”王建瑞告诉记者,目前研究团队在泰山上发现并已经确认有毒的菌已经有5种之多,至于其他的菌类有没有毒性,还需要将其样本带回烟台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分析鉴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