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信息短缺:菇农遭遇销售瓶颈
据悉,为保护福州第二水源,霍口畲族乡岐峰村于去年拆掉猪栏,开始转产种植食用菌并获得大丰收。今年岐峰村农业合作社吸收60户菇农,扩大菌菇种植规模。
目前,该村食用菌种植规模达410万袋,预计年产量可达2500吨以上。同时,岐峰村去年种菇成功,带动周边6个村庄一起种植菌菇。据初步统计,这6个村庄的菌菇种植规模也有数百万袋。
肖国水告诉记者,去年的菌菇种植规模较小,鲜菇供应县里的超市,根本不愁销路。现在种植规模一下扩大了几倍,由于地处偏僻的山村,市场信息不对称,现在每个村庄的菇农都面临销售难的困境。随着花菇、茶树菇的产量猛增,现在鲜菇除了直供城关的大型超市之外,剩余的大量菌菇急需寻找市场。
“接下来,鲜菇产量将迎来季节性暴涨,到时菇农们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情况若不能得到改观,今年菇农很可能亏本。”菇农肖祥院说。
寻找契机:菇农期待突围
近期,菇农们一直在寻求销售途径。他们制作干货,最近也接到一个韩国客商的干货订单。干货价格比去年高,但是订货量很少,很难缓解菇农的销售压力。
“干货的色泽、干度标准比较高,没有订单的话,菇农不敢加工。”合作社带头人肖国水告诉记者,目前仅是第一批鲜菇上市,销售已经有了不小的压力,等菌菇产量季节性暴涨时,那才是最大的挑战。菇农们都希望能够突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