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自从贴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标签后,"通江银耳"身价一路看涨,销售价由2005年初的80元/斤上涨到280元/斤。”近日,四川省通江县科技局局长徐栩手拿最新统计数据告诉记者,“今年通江银耳产值达3.01亿元,耳农、合作社和企业实现了共赢。”
自2005年“通江银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通江县充分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进器作用,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研制生产出银耳茶、银耳降脂胶囊等20多个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银耳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一步提高了“通江银耳”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了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有效遏制各种制售假冒伪劣“通江银耳”行为,“通江银耳”卖得更欢;严格按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生产规程进行栽培,确立了以陈河、涪阳等20多个乡镇为主体,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银耳产量从2005年初的600吨激增到目前的17952吨,实现产值3.01亿元,以通江银耳为重点的食用菌产量16.77万吨,产值达到13.5亿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