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圆了致富梦
发布时间:2011-12-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2月20日,寒风一阵阵吹着山梁。在阳城县芹池镇芹池村八芹公路边的香菇大棚里,村民薛振社指着整齐排列的香菇棒喜滋滋地说着他的致富梦。“种食用菌,我觉得这条路是选对了。”他说。
薛振社是芹池村的能人,靠承包红砖厂挣了点钱,去年,由于国家对粘土砖产业规模不断压缩,认定再干砖厂没有前途的他开始寻找新项目。薛振社说,通过报纸、电视和远程教育网,我发现,香菇营养丰富,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再加上芹池是蚕桑大镇,制作香菇棒用的桑枝资源丰富,我就产生了种香菇的念头。后来,我又带着妻子去高平、壶关等地进行市场考察,最后确定了这个项目。
镇党委书记赵中辉说,芹池镇是一个山区乡镇,土地资源丰富,如何发挥优势,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种植业无疑是条路,立足实际,镇党委和政府在前年就开始鼓励支持农民种植食用菌。薛振社接住话茬说,有政府的支持,有良好的市场,我的胆壮了,信心也强了,今年1月就开始挖山开路,7月份就建起了5个标准大棚。考虑到风险,今年我先在一个棚里进行了试种,9月份收了一次,效益还不错,毛收入挣了一万多元,现在又下上种菌了,就等春节卖个好价钱。
记者问:“一个棚投资多少?”薛振社说:“全部算下来,平均4万。其中县政府补贴1.5万,镇政府也有支持。为了干出点事业来,最近我又联络几户村民成立了‘一口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争取把这个产业做大。”
分管林业、科技的副镇长陈和平说,农民增收工程一直是镇党委、政府抓的首要工程,为了把食用菌种植业做大,镇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还组织菇农到垣曲、河南西峡等地参观学习,并集中全镇的菇农开座谈会,交流种植经验。目前,全镇共有各类食用菌生产大户9户,大棚34栋,据初步预算,今年产菇将达30万公斤,户均增收10万多元。我们相信,只要因地制宜多渠道开辟致富路,农民一定能富起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