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食用菌市场杂志记者 任志梅) 据了解,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菇农生产积极性,提高产业生产水平,维护广大菇农的合法权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政府与有关职能部门和主产区街镇专题研究了2012年食用菌产业双孢菇生产工作,制订了2012年双孢菇生产对策。对策中指出:
1.坚持双孢菇生产不动摇。新洲区自1997年起,发展双孢菇生产迄今已有15年,双孢菇已成为全区食用菌的主导品种,双孢菇产品与双孢菇基地已成为湖北省的特色农业品牌。因此,2012年坚定不移的继续发展双孢菇生产,把双孢菇的农业栽培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双轮驱动,推动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
2.坚持扶持政策不变更。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菇农的种植热情,双孢菇主产区街镇继续实施优惠帮扶政策:一是搭建双孢菇新菇棚每平米补贴4—6元;二是种植双孢菇每平米综合补贴1元;三是双孢菇种植户优先办理小额贷款;四是龙头企业继续实行保护价收购,在价格上给农民一个“定心丸”,更好地调动主产街镇菇农发展双孢菇生产的积极性。
3.坚持走科技增产增收之路。2012年双孢菇生产要立足科技创新,实现双孢菇生产的增产增效,具体的改革措施:一是品种创新,新洲双孢菇生产15年来一直是栽培AS2796菌株,菌种表现了明显的生理退化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提升,今年拟定引试与示范双孢菇优良新菌株W2000,通过良种良法提高单产水平;二是应用生产原料创新,在去年的试验基础上,加大双孢菇生产原料的改革,应用木腐菌菌糠(杏鲍菇、金针菇废料)替代秸杆原料,充分利用我地菌糠资源(目前工厂化生产年产菌糠500万公斤),采用“菌糠+牛粪+磷肥”营养配方模式,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实现双孢菇生产增产节支增效新突破;三是技术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双孢菇生产全程的技术服务。2012年拟从全国双孢菇先进地区聘请一线技术员指导双孢菇生产,侧重培育一批有文化、会操作、能示范、善帮带的双孢菇生产示范户。通过农技专家、一线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组成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实行高产攻关,实现双孢菇单产水平的新突破。
4.加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双孢菇主产区街镇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的同时,鼓励支持更多的能人参与食用菌社会化服务工作,促进菇业产、供、销和农、工、贸一体化。双孢菇主产区街镇要加强菇业原料运销、产品加工与流通的管理,制订行业规章,规范执业行为,坚快杜绝原料掺杂使假,短秤交易、刁难菇商菇农、哄压菇价等不良现象,切实减轻菇农生产、经营与流通的压力,维护菇农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