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中国双孢菇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市场状况

    发布时间:2014-01-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双孢菇栽培产业历经数十年,改革开放以后,在福建漳州、宁德、莆田等地开始大量栽培,当时种植的双孢菇主要用于加工成罐头出口,因为人工、原料便宜,罐头成本比较低,出口形势很好。之后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出口形势出现逆转,外贸公司拿不到订单,造成很多罐头厂停产,农民种植的双孢菇出现滞销。同时双孢菇在福建等地内销的数量很少,当时有人尝试把双孢菇运到上海等大城市销售,经过数年的发展,内销市场开始启动,我们在2000年冬季在上海做市场调查时,当时上海市场每天双孢菇的销售量已经达50000斤。现笔者从市场的角度对十数年间双孢菇产业的发展做些阐述,如有偏颇,请多谅解。
        一、菌种使用情况
        2000年开始,上海郊区、浙江平湖等双孢菇生产企业普遍使用2796菌种,大约从2005年开始,上海郊区出现夏季种植的高温蘑菇,因为高温蘑菇口味不好,且外形不好看,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工厂化双孢菇大量上市以后,高温菌种的双孢菇必将会退出市场。几十年的市场证实,2796菌种是最适合国内鲜销市场的双孢菇菌种,随着工厂化双孢菇工厂的大量建成,之后出现了A15、258、192等进口菌种,但是这些菌种适合工厂化栽培,适合于加工罐头使用,并不适合国内鲜销市场。
        二、设备的变化
        最初的蘑菇棚大多由竹架稻草搭建而成,一般为六层架,比较简易,之后苏北一带政府对标准化蘑菇棚进行补贴,于是出现大量的彩钢瓦蘑菇棚,因为农村用工的老龄化,大多的蘑菇棚改成四层,方便采菇。随着1998年第一家工厂化双孢菇厂出现,之后十数年间建成的工厂化双孢菇厂有数十家,从投资数亿到数千万到数百万都有,大多都是现代化厂房,甚至有些工厂全套设备从荷兰进口。
        三、栽培技术的改进
        农民菇的栽培大多是土专家,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农民有几十年的双孢菇栽培历史,民间积累了很多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值得工厂化双孢菇厂学习和借鉴的。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