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满:从破烂王到蘑菇大王
本网讯 成品字队形排开的二十多辆重型大卡将千余平方米的大院子挤得满满当当。车牌号可谓五花八门,有来自山西太原、辽宁沈阳的,还有浙江杭州、福建厦门的。它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承德市平泉县卧龙镇一处新建成的保鲜库大院,就为等候院子的主人高树满签署发货单,以便载回他们心仪的各色食用菌。
“每天都得有十五六台车等候发货吧。”39岁的高树满说道。尽管如今在华北地区产菇第一的平泉县,每年40万吨食用菌总产量中约一半得由他外销出去,高树满依然习惯穿行在位于镇子各个角落的温棚,观察菌苗的长势,寻思如何提高产量。“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一年生二茬菌苗的技术,争取尽早实现一年生三茬。”高树满说,自己的技术就得自己来试验,让别人都来跟着学。
两个月前,高树满获得了一个他很看重的“身份”——农民高级技师,原本只有初中学历的他第一次拥有了高级技术职称。据了解,这一职称评审的核心指标就是需要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开展科学试验,产生较显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身价三四千万元的高树满如今聘用了镇子里数百位农民,到自己的“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栽种、加工食用菌和蔬菜。相比于以往栽种农田,这些已转变为工人的农民每年增收逾万元,这还不包括那些受惠于这一产业链上的三万余农户。
从2004年开始,高树满就有计划地在全县范围布点,先后建起约80个保鲜库、3处加工车间,年销售额近6亿元,仅香菇就逾万吨,成为国内食用菌圈响当当的大户。然而,20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找工作屡屡遭拒,只得打零工度日的“穷小子”,后来索性在北京干起了收破烂。在做“破烂王”的半年多里,他攒下了作为今后第一桶金的一千多元钱。
当再回忆那些日子时,高树满将它们归结为“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转折点发生在1996年,21岁的他经人介绍,跟着县里的技术员学起香菇种植技术。“一开始做了2000个菌棒,当年就挣了2000多元。比在外面打零工强多了。”尝到甜头的高树满没有多想,拿出全部积蓄一门心思扎进栽种食用菌的行当。很快,他就挣到了人生第一笔十万元,然后成立公司当起了老板。他的香菇卖到北京、广州等众多大都市。
2012年,高树满顶着众亲友反对的压力,投资1亿韩元在韩国首尔设立“首尔众鑫菇菜贸易有限公司”,把国产菇近距离送到韩国餐桌上。现在一年可以销售150个货柜1400多吨香菇,而且,单价比国内还要高。不过,除了更高的利润,他想得更为长远。“每开发一个产品,要试着多条腿走路,国内市场可以保证份额占有率,而国外市场能带动整个行业的价格走势,两边兼顾才能坐稳市场。”
“不少人辛苦一整年却没赚到钱,主要还是缺少技术。”摸爬滚打近20年的高树满颇有心得。比如,如何保证温棚内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还能降温,就是他苦心钻研出来的“独门秘笈”。只有这样,种出的菇才既高产又好看。
现在他的香菇、杏鲍菇绝大多数集中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不过,他正打算对国内市场再作些精细化耕作,今后将在北京建起多家直营的食用菌连锁超市,让京城百姓吃到带着平泉雨露的新鲜菇。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