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鲜银耳有毒”缺乏科学依据 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发布时间:2016-02-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谈梦娇)银耳是席上珍品佳肴和滋补佳品,风味俱佳。除鲜食加工、成干品或盐、罐藏外,还可深度开发利用,制成各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饮料、调味品、糕点、菌丝体蛋白等,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前一段时间,“新鲜银耳有毒,含有卟啉,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一言论引起了消费者对银耳的误解。近日,福建省食用菌行业协会、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福建省微生物学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在福建农林大学明德楼武夷厅组织召开“新鲜银耳食用安全研讨会”,与会专家会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认真讨论形成如下共识:
一、历代医学文献记载,银耳性平、味甘、无毒,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和胃润肠、益气和血、补脑提神、强筋、嫩肤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在营养保健上也有银耳媲美燕窝之说。
二、我国银耳(干/鲜)食用历史悠久。经文献检索,未见银耳含有卟啉的研究文献,也没有引发日光性皮炎的病例报道。
三、卟啉是一类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具有高度共轭体系,一般显深色。卟啉类物质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如血红素和叶绿素。
四、卟啉病是血红素合成途径当中,由于缺乏某种酶或者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组卟啉代谢障碍性疾病。食源性卟啉病发生的前提是机体的卟啉代谢异常。
五、日光性皮炎的发病需要三个要素,摄入光敏性物质、长久日晒、卟啉代谢异常(患者体质)。不是所有的日光性皮炎都是由卟啉类物质引起的;不是所有的卟啉类物质都会引发日光性皮炎。
综上所述,“新鲜银耳有毒,含有卟啉,会引发日光性皮炎”缺乏科学依据,新鲜银耳可放心食用。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