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未来两三年内香菇市场行情走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自2009年开始,我国香菇市场已连续六年保持较好的行情,香菇鲜品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12-20元/公斤之间,至去年下半年稍有回落,但仍是金针菇、杏鲍菇价格的2倍多。较高的种植效益,吸引了部分农民及工商业者、房地产商、矿业老板等投资于香菇种植,种植规模盲目扩张,香菇产量大幅度增加。去年下半年香菇价格开始回落,恰在此时开始的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这个推手,加剧了该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贫困地区大都地处山区,有资源优势,所以地方政府就把种植食用菌作为贫困山区扶贫重要抓手,据调查,以大别山区、太行山区、秦巴山区为代表的贫困山区选择的扶贫项目百分之七十是食用菌,这里面又有百分之七十选择了香菇,仅一个阜平县去年一期投资3.3亿元,栽培量3000万棒,计划至2017年底发展到4亿棒,相当于4个泌阳县的香菇量。作为行业的一员很是担忧,随着政府、菇农种植香菇的热情高涨,香菇有可能成为继金针菇、杏鲍菇之后,出现价格下滑幅度较大的菇种!未来两、三年内香菇市场会有一个低迷阶段。
        一、从专用菌种研发看香菇行情
        菌种是影响香菇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香菇已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品种,不同品种能在不同温度下出菇,加上不同地域、不同海拔的错季种植,基本形成了鲜菇周年化供应。鲜菇周年供应市场,打破了原来的低温季节有鲜菇、其它季节靠干菇的局面,挤兑了干菇市场,去年干菇价格下降15%-20%,就是一个信号。
        二、其它菇种冲击香菇行情
        从目前来看,我国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生产的菇种,由于2011年前后上马过猛,导致产能过剩,市场行情已近三年仍未恢复、回升。可以说,在目前的市场物价情况下,每公斤金针菇市场销售6元多,比其他的一般蔬菜还便宜,这样,大家就会选择买些金针菇、杏鲍菇食用,就会少买些价格相对较贵的香菇。因此,在工厂化生产洗牌结束之前同样影响香菇的消费量。
        三、从栽培原料改变看香菇行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未起,我国代料香菇栽培一直都以阔叶树木材为主要原料,虽然不少林区下达了禁伐令,像过去可以比较随意砍伐木材的行为被彻底制止,阔叶树木屑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少,但是,在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料中木屑仍是比较便宜的,远低于棉籽壳、玉米芯的价格,香菇不会因为栽培原料的制约而大幅缩小规模,从而提高市场价格。
        四、从不同生产季节看香菇行情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就同一个地区、同一乡村的海拔也不一样,栽培季节又相应错开,因而对香菇的生产供应季节也不一样。如南方香菇集中上市的时间是在当年的11月-翌年的4月份,而北方香菇集中上市的时间是在当年的9月-翌年的5月份,加上高海拔、气候冷凉地区及耐高温香品种6月-8月份上市,可形成周年有鲜香菇均衡上市。目前香菇种植是靠自然气候生产,主产区栽培季节较为集中,其鲜菇集中上市而形成区域性、季节性生产过剩、卖难的问题已现倪端,有些地区出现了短时间的2元/公斤左右的价格。
        五、从食用菌生产总量看香菇行情
        这里给大家两组数据:2011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2572万吨,香菇产量502万吨;2014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460万吨,香菇产量735万吨,四年内食用菌总产量增加34.5%,香菇产量却增加了46.4%,同时,2012-2014年香菇产量均居各食用菌品种的第1位。香菇产量的快速增加及初级产品过剩,决定着香菇行情可能下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来两、三年内,香菇市场走势会有一个下滑阶段,为了让香菇产业有一个软着陆,实现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议老菇农减少种植量10%-20%,行业外老板们也不要再涉足香菇种植业,尤其是政府不要再给一个推力,否则只会增加低谷的深度。(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