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谈梦娇)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贵州安顺开发区投资1300万元,对区内13个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引导发展食用菌。由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建设大棚统一建设、统一提供菌包、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保底收购。
大棚建成后,以基层党组“七个一”为抓手,由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并发动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保底分红参与种植;对项目用地涉及到的农户动员土地入股。同时,安顺开发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主线,坚持把食用菌作为巩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依托公司技术和市场基础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区13个村发展了食用菌大棚980个,带动了贫困户800户1700人的精准脱贫。目前,全区食用菌年产量可达菌包种植1000万个,年产值预计达到 1.2亿元,预计2017年底可达菌包种植2000万个,年产值突破2亿元。小小的食用菌除了带动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产业精准脱贫三轮驱动外,还同时为西秀、镇宁、普定、平坝等周边县区签订了160万个菌包生产协议。
在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的同时,开发区也在积极畅通市场渠道,谋划延长食用菌产业链,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工管委领导先后到青岛、厦门、昆明等地考察全国比较有名的食用菌集散地,并主动与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对接合作。目前,已与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唯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供货合作协议,与安顺旧州邓幺妹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食品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食用菌系列食品,与市烟草合作,利用其长期闲置的烤房开展食用菌半成品加工。依托开发区黄果树川渝电商产业园,线上线下并行,真正实现黔货出山、风行天下,确保降低市场风险,确保菇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