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民和食用菌合作社改变以往由社员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生产模式,把大棚租借给没有能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农民进行生产,合作社提供菌柱、技术指导,还负责市场销售,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不仅最大限度降低了农民投入成本和市场风险,调动村民发展香菇产业的积极性,也为合作社下一步研究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利润空间、拓宽市场销售渠道节省了大量时间。
11月12日,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民和食用菌合作社新建的香菇生产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片新基地共有3.3公顷,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建50座大棚、1个保鲜库和15口水井用于香菇种植生产。现在8栋发菌棚已经建完,今年底就能投入使用。”民和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王魁介绍,现在合作社的老生产基地在清原镇四道河村,已有60多栋食用菌生产大棚。
据了解,四道河村村民徐斌与家人在合作社承包了6栋大棚。徐斌说:“一个棚能挣两万多块钱,半年时间还不累,效益挺好,比出去打工挣得多。”在四道河村,像徐斌一样承包大棚发展香菇种植的农户共有16户,都从中尝到了发展高效农业的甜头。
为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增收,今年合作社在清原镇中寨村又新建了一个香菇生产基地。合作社的两个基地也被清原镇党委、政府确定为精准扶贫基地,四道河和中寨两个村的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或到基地打工获得稳定的收入。民和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王魁认为,只要选好产业、找对路子,就一定能引领更多的村民致富,同时也为贫困户增收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