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结合全县林地、家禽粪便、种植业秸秆、易地搬迁安置点等资源及布局,以红托竹荪和冬荪为重点,以姬松茸、大球盖菇、羊肚菌、秀珍菇等草腐菌为辅,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适度规模发展错季夏秋冷凉食用菌,目前该项脱贫主导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一名挂职县委副书记,两名挂职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牧局,并组建红托竹荪栽培组,食用菌、野生菌栽培组和综合组等3个工作组,从县农牧、林业、科技、科协和供销社等部门抽派专人,专抓食用菌产业发展,并筹备组建“纳雍县食用菌产业办公室”,招聘专家和工作人员,组建培养食用菌技术人才团队。同时,在全县26个乡镇还分别明确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的负责人,并从县农牧局抽调26名同志蹲驻到各乡镇,督促指导菌草种植工作。
强化资金保障。一年多来,县政府多方争取产业发展资金、扶贫专项资金、扶贫产业子基金和信贷支农资金,积极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整合捆绑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立菌种和菌棒生产基地、出菇温室,食用菌市场、仓库、物流和销售平台,加工基地等产业发展基础平台,扶持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目前,我县一期竹荪、冬荪生产已争取和下拨食用菌专项资金2770.2万元,同时,积极向贵阳银行争取食用菌产业扶贫子基金2.4亿元,向恒大集团争取产业帮扶资金2亿元,全部用于食用菌产业发展。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引进了与红托竹荪和冬荪产业发展相关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上海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纳雍,共同签订了《纳雍县食用菌项目合作协议》,该公司在纳雍县注册成立实体公司(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负责食用菌种植、新技术研发、菌种繁育、菌种和菌棒生产及销售、野生菌中药材及农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进出口贸易、技术培训咨询和服务等。目前,已帮助协调申请2.4亿扶贫产业子基金用于该公司项目建设。
技术支撑取得突破。成功向省农科院申请获得1名食用菌专家到我县挂职,专抓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带动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团队深入纳雍,快速厘清了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此外,还聘请了海南大学贵州科学院食用菌专家吴兴亮教授到纳雍开展野生菌资源种类、分布、储量、保护抚育调查和开发评估工作。邀请云南省野生菌协会和云南省野生菌研究所权威专家、企业家2次来纳雍考察野生菌并开展技术培训,拟定了野生菌保护抚育合作意向,筹备大学毕业生到我县工作、组建食用菌产业办等事宜。在省农委和省农科院的关心支持下,纳雍县被纳入贵州省基层食用菌农技推广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并在纳雍县设立贵州省乌蒙山中高海拔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纳雍食用菌产业带综合试验站。
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开展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案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大楼装修已基本结束;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和菌种基地设备仪器已进入询价招标阶段,预计在2018年2月可安装建成投入使用。开展规模化菌棒生产基地建设,年产3000万棒菌棒生产基地位于纳雍经济开发区发展大道东端南面,占地面积约188亩,正在进行场平,预计明年6月投入生产;此外,已培育3家合作社在左鸠戛乡、勺窝镇、张家湾镇建有菌种和菌棒生产基地。开展层架式大棚基地建设。目前,除了在化作、董地、百兴、玉龙坝、锅圈岩等乡镇项目示范区建设120个钢架竹荪大棚外,还和恒大扶贫公司达成协议,将恒大集团帮扶建设的蔬菜大棚调整为建设8000个竹荪大棚,明年内将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开展食用菌栽培示范。在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省农委驻村帮扶点建设钢架竹荪大棚120个,推广红托竹荪菌棒栽培面积达6.37万平方米;在阳长等乡镇建简易大棚147个,示范栽培红托竹荪7.39万平方米,培育生产经营主体20余个;与云南野生菌保护协会达成合作意向,在占地23万余亩的纳雍林场和化作林场启动建设野生菌保护抚育示范基地,拟在全县建立贵州省首个野生菌保护抚育基地,现已确定纳雍林场占地500亩的野生菌保护抚育基地,已完成初设;启动纳雍林场占地500亩的“贵州省国家天麻、竹荪和冬荪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建设,该项目是与省农科院品资所合作共建,目前已完成申报书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