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历来被视为保健珍品和尊品,每年四五月是新鲜冬虫夏草的采摘、销售旺季。不过,继2016年2月4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又于2018年3月8日在其官网再次发布该通知,两次将冬虫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
从70年代到如今,40年间冬春夏草价格涨幅超万倍。冬虫夏草价格的飙升反应出市场需求的旺盛,但由于受到长期过度采挖和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冬虫夏草分布范围逐渐萎缩。如今,许多产地已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5月22日,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和《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冬虫夏草被纳入易危级别。
40年间价格涨万倍
冬虫夏草是目前已发现的数百种虫草中,最受追捧的一种。它是由冬虫夏草菌浸染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土壤中的蝙蝠蛾幼虫后,形成的幼虫尸体与真菌子座的复合体。
我国是冬虫夏草资源大国,产量占全世界96%,产区包括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五个省区。其中,青海省产量约占全国65%。据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统计,2017年青海省冬虫夏草总产量为144吨,原草产地年交易额超过330亿元,成为产地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海拔3700米至4800米的高原地区,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物以稀为贵”,全球冬虫夏草年产量仅在300吨左右,价格也高得难以置信。
据科技日报报道,上世纪70年代初,1千克冬虫夏草只需花大约20块钱就能买到。到1990年代中期,价格上涨到5000元。“2002年前后我刚入行时,冬虫夏草的价格为1千克4万元。”在西藏林芝做冬虫夏草生意的马福明说,如今他店里质量上乘的西藏那曲冬虫夏草,1千克22万元。市场上价格最贵的冬虫夏草,1千克甚至可以卖到40万到60万元。
据《南方日报》称,业内人士透露除了产量不高,炒家囤货也是虫草涨价的一大原因。从虫草产区到消费城市,多级经销商层层囤货、层层加价。一些买家常年驻扎在青海西宁,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购入囤货。
“由于冬虫夏草资源奇缺、供不应求,所以带来许多商业乱象。”冬虫夏草研究专家、杭州柯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柯传奎说,其中包括中间商层层加价、囤积居奇。甚至现在已形成“加重产业”,专门在冬虫夏草上用胶水黏上黑色金属粉末,通过为其增重来获取更高利润。
热捧中质疑缠身
长期以来,冬虫夏草由于价格高昂、资源稀缺,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吹捧之声不断,有人认为冬虫夏草堪比“灵丹妙药”,功效万能;质疑之势也不停歇,有人认为“吃冬虫夏草不如吃萝卜”。
据环球网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冬虫夏草走向神坛,马家军曾是大力推手。90年代,中国女子中长跑“马家军”连破世界记录震惊世界。马俊仁宣称运动员们的饮食秘诀是鳖精和虫草(冬虫夏草)。这一说法这让冬虫夏草格外受关注。虽然功效没有得到科学印证,但这并不影响国内消费者对冬虫夏草的追捧。此后,由于利益驱使,商家宣称的功效也越来越多,甚至把“抗癌”作为主要亮点。冬虫夏草被捧上神坛,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被推向神坛之后,质疑也随之而来。近年来,冬虫夏草负面消息不断。
2014年,国际著名真菌学家、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李增智在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冬虫夏草其实就是一种真菌,是长在虫子身上的蘑菇,过分炒作不正常。《中国药典》(2015版)指出,冬虫夏草的功效为“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其功效看起来与普通中药材无异。2016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称,在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发现,砷含量为4.4至9.9毫克/千克。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毫克/千克,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存在较高风险。
冬虫夏草最近一次引起争议是在去年。
去年10月,国际知名科学杂志《细胞》子刊《化学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认为根据基因及产生模式,冬虫夏草不可能含抗癌成分虫草素和喷司他丁。这一研究成果被很多媒体解读为,冬虫夏草不抗癌。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对于这次研究成果,王成树解释,他们只是指出了冬虫夏草中不存在虫草素、喷司他丁,但他们并不是特意肯定或否定冬虫夏草的抗癌特性。“冬虫夏草里没有这些元素,但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它,我们只是说这样一个事实。”
王成树认为,对于冬虫夏草,还有很多东西是搞不清楚的。
王成树表示,不管是蛹虫草,或者其他虫草,之前都说能抗癌,但一点证据都没有。“我们第一次找到了虫草抗癌的证据。这个成分在蛹虫草里面有,在冬虫夏草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