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灵宝市苏村乡福地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食用菌大棚,引人注意。
据了解,苏村乡福地村原本是典型的贫困村,后来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采取扶志、扶智、造血、解困等联动措施,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努力让全乡贫困人口得到实惠,力争稳定脱贫、有序致富。
加强宣传,坚定致富决心。充分利用培训会、座谈会、宣传栏和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把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家家户户,让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把开发式扶贫观念植入人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
培植产业,提高造血能力。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按照政府扶持引导、龙头带农户、协会搞服务、科技作先导、综合搞开发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变“输血”为“造血”,走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新路子。目前,该乡种植业辐射带动贫困户293户1137人,食用菌辐射带动贫困户177户552人,养殖业辐射带动贫困户191户729人,设施农业辐射带动贫困户470户1590人,乡村旅游辐射带动贫困户299户799人。
重点培训,增强扶智效果。围绕主导产业和各类致富项目,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利用村、种植(养殖)基地,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专题培训与实地培训、定期培训与随到随学相结合,聘请专家、技术员、“土专家”讲授和指导,使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实现科技致富。该乡共开展各类培训5期15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多份。
注重民生,织牢解困网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整治等项目的实施,围绕人畜饮水、通村组公路、绿化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农村发展的硬件基础。投资8514.58万元的高标准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顺利实施,整治土地5.714万亩;投资1400万元建设苏村村“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扩大镇区规模;投资2790万元,完成易地搬迁贫困户139户465人;投资748万元涉及福地、庙沟、下湾3个村小流域治理工程和高岭、孙家沟、郭家岭3个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投资500余万元对张家沟、水南、阳坡渠、秋家沟、庙沟5个村农网进行改造;投资140.25万元,拓宽改造X024至水南6公里和X026至秋沟1.5公里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105万元,建设卫家磨、郭家岭等7个村的标准化卫生室;投资2790万元,建设翻里、卫家磨、锦凤社区二期3个安置点,搬迁贫困户139户465人;投资72.89万元,加强村级活动室、文化室、文化广场等公益事业建设,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