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福建:古田全功能生态调控设备助力银耳工厂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8-07-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记者 谈梦娇 )位于闽东山区的古田县,以“中国食用菌之都”著称,其“古田银耳”是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全县银耳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鲜品年产量达33万吨,产值近20亿元,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古田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其中,银耳产业是古田县的特色精准扶贫产业,古田农民约70%的收入来自银耳等食用菌产业。
        福建古田银耳栽培,自60年代始进行人工段木栽培,经历四次飞跃:第一次,1977年,姚淑先木屑瓶栽培成功,突破早期椴木栽培模式;第二次,1978年,戴维浩木屑袋卧式栽培成功,促进了银耳的大批量生产;第三次,1983年,陈华贵、姚淑先等耳农,利用棉籽壳栽培银耳试验成功,摆脱了银耳生产的菌林矛盾,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第四次,20世纪90年代,广泛推广工厂化生产,建立银耳生产专用房,实行工厂化管理、无公害化种植。
        近两年来福建鼎峰制冷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落户在“中国银之乡”的福建省古田县。企业科研团队围绕接地气,瞄准古田食用菌主栽品种银耳工厂化周年制栽培设备为目标,成功的研发一种“全功能型银耳栽培生态调控设备”,获国家专利。该机械设备目前在古田县银耳工厂化规模最大企业的天天源农业生态公司第一期工程91个银耳栽培房全面应用。此外,还在福建古甜食品公司60个菇房和古田县建宏农业公司30个菇房应用,普遍反映效果理想,引起许多省内外从事开发银耳工厂化生产企业的关注。全功能型银耳生态调控设备其创新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优点:
        一、净风大供氧。科研人员首先分析现有国内进入工厂化调控栽培的主栽品种,都属于菌柄较长的菇类,如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秀珍菇等。这些长菌柄品种,其共性是耐受二氧化碳,而且需要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才能获得标的产量。然而银耳属于需氧生物,出耳阶段如果菇房内二氧化碳沉积浓度超过0.1%时,就会出现烂耳。如果加大通风量,风流直吹部位的银耳子实体,必然引起蒂头瘁烂或菇体畸形。因此,必须把氧与二氧化碳问题,作为机械设备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几经试验研究,采取了净化微风技术措施。在设备上加大氧气进入量,并过滤净化后进入输气管道吸收循环,使其调节风流量。实现了自动净化微风大供氧的效果。满足了银耳子实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需氧要求。这是本机械设备创新的一大突破。
        二、“一站式”温控。现有国内工厂化栽培菇类品种,大都采用“两段制”,即发菌培养与出菇管理,分设单独菇房。因为这两个阶段对生态条件要求差别甚大。菌包发菌培养阶段要求干燥、恒温、避光条件;而出菇阶段要求适温、适湿、适氧、适光培养。其焦点在于菇房内干与湿的矛盾。
        公司在研发机械结构上,立足“你无、我有”这个定位,敢于突破现有“两段制”。采取“一站式”温控配套。把发菌培养和出耳管理两房“二合一”。一个培养房只要安装一台全功能型生态控制机,就可以任意调节温度(15℃~50℃)达50℃时促使房内干燥,环境消毒净化。进入出耳阶段可以通过设定任意调节适合开口诱耳期,幼耳发育期和成耳期及采收期4个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度,满足银耳子实体生长发育需求。这是机械设备的第二个创新突破。
        三、内循环微喷均湿。银耳子实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空间相对湿度要求有一定阶段差。开口诱耳阶段要求80%-85%即可;幼耳生长发育阶段85%-90%,成耳阶段90%-95%,停湿待收阶段85%-80%,不同生长期形成逐步递增,至待收阶段又猛降的一种公式。在机组设计上采用超声波二硫体,结合通风内循环,构成微喷雾状的湿控系统化,并在雾气管出气口安装过滤设置,使水雾喷出更加均匀,满足不同生长期所需的空间相对湿度要求,这是第三个新突破点。
        四、配合适量光照度。银耳与其它菇类一样,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需一定散射光线,必需配合好。所以公司科研人员研究采用PLC触模屏全方位电脑控制系统,使房内安装的LED灯管,在制定的时限范围内自动亮灯、照射子实体,促进耳片更好分化发育生长,亦增进色泽白度,优化品质。
    适宜调控设备带来必然效应
        全功能银耳生态调控设备的应用效果,通过现有古田县3家银耳工厂化周年制生产企业应用结果。从我们采集的数据看,效果理想。表现以下6方面:
        一、出耳整齐、朵形好、产量稳定。通过机械设备,创造了一种适合银耳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湿度、空气的需求,促使子实体如期正常发育生长,达到出耳整齐,朵形完整,产量稳定。据福建天天源农业生态公司抽样检查,一般每袋产量(干品计)可达100-110克,而且朵形好,美观观、品质优化,价位比一般干品每千克可提高3-4元。
        二、有效解决烂耳问题。通过机械功能作用,控制菇房内生态环境,使其形成不同生长期所需新风净风,微喷增湿,使上下层培养架摆放的银耳,所接触的温、湿、氧全方位均匀。有效避免烂耳、瘁蒂、烂蒂问题。
        三、温控干燥结合消毒杀螨。改“两段制”后,菇房内通过机械调节温度至50℃,使房内干燥,同时50℃又可有效杀灭潜藏在菇内的螨虫,起到消毒杀螨作用。试验表明一般24小时螨虫全部杀灭,效果十分明显。
        四、不需上下搬动,节省劳工投入。从现有国内一些企业银耳工厂化生产情况看,出耳阶段培养架上的银耳袋,都需要人工进行上下层调整摆放,花工大,且麻烦。这也说明虽然是工厂化生产,但出耳阶段还未完全摆脱人为手工操作。全功能型生态控设备,由于控温、微喷、增氧这3个方面的科学设置,使上下层全方位都达到十分均匀,所以不需人为调整,据调查每个栽培房一个生产周期内,可减少10个劳动日,直接减少费用1600元。  
        五、节能减耗,降低成本。全功能型生态调控设备,全天候(24小时)只需耗电20-40度,与传统控温和排气两机独立的设备对比,可节省用电1/3。按银耳生产周期40天计算,一个5000袋的栽培房就可节省电费300元。
        六、易于普及推广。该机械设备不仅适于大规模工厂化栽培设置,而且也适用于一般银耳栽培户使用。一次栽培4000-5000袋的菇房,安装一台机械及配套,只需投入5-6万元,就可彻底改变传统春秋两季栽培,提升到周年制栽培,而且有效避免管理上因生态失控而欠效的焦点难题,所以菇农比较容易接纳的。
        银耳工厂化栽培取决于生态调控设备,目前国内多家企业已经瞄准银耳工厂化生产,通过全功能生态调控实现了温度、湿度、通风增氧和光照“四大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实现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银花绽放,改变了传统的限于两季栽培。有效地增加银耳产量和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银耳产业的华丽转身。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山西长子县召开食用菌(银耳)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协调推进会

    山西长子县召开食用菌(银耳)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协调推进会

    近日,山西长子县组织召开食用菌(银耳)三产融合示范园...

    2025-07-01 11:48:36

    沙漠花棒废料长出致富银耳,蛋白质含量提高50%

    沙漠花棒废料长出致富银耳,蛋白质含量提高50%

    在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腹地,曾经,治沙先锋花棒历经2-3年生...

    2025-06-24 10:14:12

    2025年4月干银耳出口情况分析报告

    2025年4月干银耳出口情况分析报告

    2025年4月干银耳出口总量502.68吨,同比去年同期344.81吨...

    2025-06-23 09:17:03

    四川通江:全力打造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四川通江县以“三产融合”为发展路径,坚持园区...

    2025-05-29 11:19:54

    四川通江陈河镇:全年银耳产值有望突破6000万元

    四川通江银耳产业历史源远流长,陈河镇更是通江银耳的发...

    2025-05-28 13:38:16

    工行助力四川通江银耳全产业链发展

    工行助力四川通江银耳全产业链发展

    四川通江银耳产业历史源远流长,陈河镇更是通江银耳的发...

    2025-05-28 11:11:43

    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累计培育出20余个新菌株

    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累计培育出20余个新菌株

    近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科研...

    2025-05-27 09:12:48

    河南亿农合作社:16座银耳培育方舱,每座每月收入15000元

    河南亿农合作社:16座银耳培育方舱,每座每月收入15000元

    走进河南周口市川汇区金海路街道党庄的河南亿农合作社,...

    2025-05-16 10:29:20

    新疆和静县:生态赋能,银耳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

    新疆和静县:生态赋能,银耳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

    近年来,新疆和静县立足独特的生态优势,积极推进银耳等...

    2025-05-14 09:54:11

    福建古田:银耳产量占全球85%以上

    福建古田:银耳产量占全球85%以上

    福建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当...

    2025-04-10 10:16:41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