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黑木耳田间打农药”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在行业内引起很反响。该视频中,一菇农在黑木耳基地给木耳菌包喷洒除草农药,并且每年打两次农达(杀草的),打虫子的打两次(即杀虫剂)。后来经有关专家对视频内容进行鉴定认为与事实不符,有涉嫌“炒作”。随后,行业各大主流媒体和相关专家纷纷进行辟谣, 该事件得到持续发酵,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张介驰针对“抹黑”风波也表达了自己的呼吁:“各位同行,近日网上流传的‘黑木耳田间打药’视频影响极为恶劣,而且后期对市场消费危害极大!大家一定高度重视,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虽然作为从业者心知肚明,但对于消费者我们还是小众,所以一定要从行内人的角度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破解视频中‘行内人’造成的恶劣影响。除此之外,大家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规范投入品管理和生产操作管理,共同营造黑木耳生产的良好环境。”
这些年食用菌在消费者者心目中建立起的安全、营养、绿色食品的良好口碑可能会因为该事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行业内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都会给消费者多年在心里对食用菌产品建立起的安全、营养、绿色食品的良好口碑带来冲击。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绿色、无公害消费食材越来越重视,而食用菌生产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让吃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比较认可食用菌的安全性,但产业的发展,也让一部人为了逐利,而丧失了公德。打农药、添加激素和化学制品等事件近年频繁出现,给整个行业都抹黑,也让很多人扪心自问:现如今,我们还能吃什么?
回到“黑木耳打农药”这件事本身,我们也应看到黑木耳产业这几年再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原材料紧缺、菌种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不稳定、人工成本高市场价格低迷等老大难问题,在一些主产区,种木耳的成本在增加,菇农的经济收入在减少,如遇到一些自然灾害,可能一年的辛苦都会白费,因此,在个别产区,个别菇农为了私利,而在黑木耳生产种打农药、添加增长素等违纪药品,自己虽得了小利,却损害了整个行业。本文节选了张介驰所长在第三届全国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作的“对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思考”的发言,希望给行业同仁一些警示和帮助。
一、黑木耳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1.由于气候、资源、政策、市场、技术叠加推动,使得黑木耳生产规模持续迅速放大;
2.黑木耳生产方式、品种结构以及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3.黑木耳技术及配套设施创新应用日益活跃,很多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了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4.黑木耳产销发展不平衡。当前更加注重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综合质量效益亟待提高;
5.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亟待调整。产业缺乏统一布局规划或规划不能有效落实;管理缺位或关键环节缺失(菌种及产品安全);基础性科技扶持投入不足(种、料、管、加);示范引领作用不强或发挥不充分;产业链条短、品牌意识弱、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二、黑木耳产业发展建议
1.破解难题实现跨越发展
(1)加大科技投入,重视资源保育、良种选育、精准栽培技术技术创新及精深加工研发等技术创新和示范带动,为奠定发展基础。
(2)完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为产业发展护航。加强监督检查,打击菌种、投入品和产品营销领域不法行为,规范发展。
(3)加强金融政策引导支持标准化菌包厂和基地建设。系统解决困扰产业发展的安全、质量和效益问题。
(4)高度关注产品质量安全。
(5)提升产品品质、优化市场渠道,促进产业优势转化为胜势。
2.创新驱动突破产业链条中关键问题
(1)菌种规范选育和使用问题,重点形成品种鉴定和溯源技术方法,保护育成菌种知识产权收益。集约化生产为保护育种权益带来契机,但需要相关追溯技术和法律法规支撑。
(2)原料来源及监管问题,重点熟化和推进秸秆基质应用及菌渣回用,解决黑木耳产业威胁林业资源问题,发挥黑木耳生物转化秸秆生态保护作用。
(3)栽培管理技术凝练提高问题,重点创新形成调控子实体生长进程及品质的高效技术及设施。栽培技术主要来自于生产经验,需要借助人工模拟环境开展深入研发。
(4)产品精深加工问题,探究影响黑木耳产品特性的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探究产品营养功能的新用途,促进黑木耳产品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5)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重点创新生产加工销售机制和产品质量检测追溯体系方法。
生产规模放大和区域普及为杂菌量效升级和病害诱发升级提供平台。作为产品流通集散地要建设集约化生产体系和健全产品跟踪溯源体系。
3.协同创新提升产业质量效益
安全性是基础,原料及投入品、环境上规范管理;生产上集约化标准化;质量检验可追溯。营养性、功效性和感官指标等方面创新解决同质化问题和开拓市场需求。
要坚持地方特色、发展功能木耳、关注国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