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尚玉玲)近年来,徽县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技支撑,推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近日,记者来到徽县泥阳镇辛亮菌业,看到员工正在加工香菇菌棒。
据了解,辛亮菌业位于徽县泥阳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一家集食用菌生产、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菌业公司。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行“四统五带”产业扶贫模式。即统一提供菌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价格收购,统一品牌销售。五带:一是土地流转带动劳务增收。群众将土地流转给公司,获取土地流转收入,同时与其签订劳务用工合同,让贫困户和群众成为产业工人。全年招用零工260余人,并与115户群众签订了常年用工合同,其中贫困户43户,每户务工年收入达到28000元。二是保底回购带动稳定增收。公司与部分村参与“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的合作社或贫困户签订菌袋产销协议,合作社或农户按协议数量不低于保护价向公司销售香菇。鲜香菇保底收购价每斤不低于4元,行情上涨时以市场价收购,农户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三是地资入股带动分红增收。村集体和贫困户将土地及县上“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公司,但考虑农民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经营主体实行分年度保底分红,确保村集体和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公司流转苟庄村集体土地28亩,每年村集体获得收益26800元。县财政为苟庄村注入产业扶贫资金20万元,苟庄村将此资金入股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分红8000元,为19户贫困户每户分红约1000元。四是先欠后还带动服务增收。公司生产的菌袋市场价4元,为了降低农户种植前期投入成本,公司与合作社或贫困户签订产销保底回收协议后,农户可每袋先付一半资金,待公司回收香菇时从收益中扣除。公司派技术人员对签订协议的合作社或农户种植进行全程指导服务,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合作社或农户种植风险。五是线上线下带动电商增收。依托泥阳镇毗邻机场、高速公路物流发达优势,建成电子商务中心,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线上交易维护,确保质量,跟踪服务,维护品牌,通过电商交易,将陇南徽县优质香菇远销四方。2018年公司食用菌产品线上销售540万元,线下销售1200多万元。
目前,辛亮菌业共生产食用菌80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865.29万元,扣除成本和费用后,实现利润423.56万元,实现产值8000万元。大力实施“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