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彭水县梅子垭镇甘泉村的公路旁,记者看到一排排白色菌棒整齐排列在平整的稻田地里,上面密密麻麻长满了鲜嫩的木耳。数名工人正在采摘木耳,一派丰收景象。
近年来,彭水县农技推广中心从实际出发,依托自然资源,大力推广食用菌栽培,将食用菌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脱贫、菜篮子工程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共栽培食用菌2000万袋,主要有茯苓、秀珍菇、木耳、香菇等。
今年4月,甘泉村成立彭水丰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发展稻田木耳,由村支部带动发展,农户参与种植、管理、分红,共带动贫困户13户56人、一般农户10户48人。
据悉,梅子垭镇大力实施“抓党建,促脱贫”发展理念,增加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甘泉村是在去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稻田木耳。去年,甘泉村支部到岩东乡实地考察稻田木耳种植,发展稻苗木耳12亩,实现产值46万余元,今年扩大规模到70余亩。
甘泉村的稻田木耳基地选择水源及排灌条件较好的稻田,种植一季中稻,利用中稻收获后的空闲稻田上排场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从8月起,县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就开始指导农户排水、挖沟、摆放菌棒,并随时跟踪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管理。黑木耳采收后,恰好接上水稻种植茬口,不耽搁正常的水稻种植。
同时,将出完黑木耳的菌棒作为肥料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降低病虫害,减少水稻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实现稻穗增产。一田两丰收,不仅能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还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近年来,彭水坚持“以加工带动基地、以基地联农户”的模式,有序推进示范引领、集约化发展。按“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建设食用菌基地。全县有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企业6家,即:天源农业发展公司、旺泰农业发展公司、美如农业发展公司、七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地标羊肚菌专业合作社、仙灵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企业的带动,逐步形成了工业园区、岩东岍山村和下坝村、龙塘黄金村、靛水长岩村、新田坨园村和马峰社区、龙射镇胜利村和钟山村等食用菌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