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龙泉市八都镇高大门村的恒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里,农民正在田里采摘黑木耳,利用冬闲田种植的黑木耳,不仅长势良好,产量也高。
龙泉市恒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翁家齐提到,对农户来说,冬闲田增加了粮食,增加了一亩田,稻耳轮作的话,增加了20000多块收入,同时,木耳菌棒会起到杀菌的作用,等木耳采收结束的话,可以还田当肥料用,起到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龙泉市积极推广耳稻耕地轮作模式,充分利用水稻冬闲田,提高亩产值,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使水稻的品质和效益逐年提升,并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统计,龙泉市利用耕地轮作模式的种植面积已达30000多亩。
据龙泉市食药用菌产业办公室主任何建芬介绍,龙泉市从2001年开始推广耳稻这种轮作模式,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5000多亩这种耳稻轮作模式,差不多一亩的话,效益可达41000左右,去除成本的话,一亩净收益可以达到30000多,基本上达到了“千斤粮万元钱”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