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孝: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献精神为基层食用菌产业的科普工作不懈努力
姓名:杨广孝
出生年月:1967.10
工作单位:甘肃省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技术专长:香菇、木耳、天麻的菌种选育、栽培和技术推广
推荐单位: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
杨广孝,男,汉族,1967年10月生于甘肃省康县,1986年6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入党,大专学历,工程师,现任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主任。
杨广孝任职期间为全县食用菌产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解决了农户栽培香菇、木耳、天麻时遇到的疑难问题100多项,举办各项实用的技术培训达100多场次,受训群众达1万余人次,为115万余人次提供过咨询,发放食药用菌技术资料5万余册,组织技术人员和食用菌生产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10余次。针对食药用菌品种退化、技术落后的难题,杨广孝积极制定了引进改良食药用菌品种计划,共引进7类29个品种,通过试验选育出适应当地气候的2类6个当家品种,建成了24类130个品种的良种库。
任职期间,杨广孝主持编写了《花菇袋料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新编》《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黑木耳雾灌及增产效益》《黑木耳品种试验》等科普培训教材。其中,《黑木耳雾灌及增产效益》和《黑木耳品种试验》分别在《微生物通报》和《中国食用菌》杂志转载;他撰写的论文《关于加快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在2012年《中国食用菌》杂志发表;他还主持拍摄了电视科教片一部,并获中央电视台科教片电视展播一等奖;他还参与制定了符合康县实际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康县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康县黑木耳椴木栽培技术规程》《康县黑木耳》三个标准,已通过省质量监督局批准作为地方标准实施;他还积极推进康县食用菌地域品牌的推广工作,申请注册了“康县黑木耳”商标并申报了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工作。
在杨广孝的技术支持和协调引领下,目前,食用菌生产已覆盖康县18个乡镇,有约2万户近8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袋料栽培规模由原来的约20万袋增加到1 000多万袋。食药用菌总产量 681万千克,总产值约1.74亿元,有效地激发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

杨广孝在技术上的刻苦钻研和在推广中的无私付出得到了社会和各级部门的认可和肯定。1990年他获得陇南地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1997年分别获陇南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2012年分别被评为”全县农牧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获陇南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康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获康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9年获陇南市、康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被陇南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陇南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陇南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14年度全市优秀科普工作者”,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技术推广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杨广孝在认真履行着党和国家赋予他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食用菌爱好者,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献精神,为基层食用菌产业的科学普及而不懈努力着!
荣誉:2019年被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评定为“中国乡村菌业专家”,并成功入选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编撰、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菌业人生·中国乡村菌业专家风采录(201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