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大棚里,整齐地堆放着平菇菌包。
秋天是丰收的时节,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玉清湖街道常旗屯村的宋代军夫妇却刚开始播种。十余年来,每逢初秋,夫妻俩都在大棚中打理十万个平菇菌包,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要忙碌一番,只为新鲜蘑菇在深秋寒冬时能摆上市民的餐桌。
披星戴月准备菌料
宋代军家的大棚前堆放着的黄色棉花皮和玉米芯,这些都是平菇菌料。再晒上3天,蒙上塑料布发酵,颜色变深。蘑菇的质量和菌料关系很大,菌料湿度达不到,菌子就发不出来。因此,每天重复几十次,拿铁锨用力翻动菌料,让菌料沾水更均。
棉花皮和玉米芯从卸货到晾晒都需要不少体力。为了能让效率更高,他和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最晚时能忙到夜里12点。
9个大棚里有十万个菌包
随后,宋代军带领记者来到了平菇种植大棚——菌种棚。棚内罗列着千余个像大白菜一般的白色塑料包。这些就是平菇菌种,一包菌种掰成四块和着发酵好的菌料一起放到塑料袋里扎好,就算是把菌包做好了。
第二个大棚内是已成型的平菇菌包,约40厘米长,呈椭圆形,为了方便菌丝从袋中长出,塑料袋上都扎了小孔,每三四个菌包交叉摞在一起,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整个大棚。
平菇日产量最高达万斤
宋代军说,即使菌包扎好,到产菇前的工作依旧复杂繁琐。菌包过段时间还得再翻一次,把最下面的菌包换到上面。每年翻菌包时他的胳膊都酸痛到抬不起来。快出菌的时候也得从大棚里转悠,看看有没有生病长虫的。在出菇时,9个大棚日产量能达到5000斤,最多时能产万斤左右。
宋代军已有10多年的种菇经验,在当地被称为“平菇大户”,他觉得搞食用菌养殖就是这样,苦尽才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