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专家谢锦忠:推广新技术 深耕竹下食用菌产业
发布时间:2022-02-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浙江安吉余村“两山”示范区、宁波四明山区、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安徽岳西菖蒲镇和广西昭平五将镇等地的竹农们通过使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专家谢锦忠开创的栽培新模式,仅发展竹下食用菌亩产值就超过5万元,亩利润超过2.5万元。
我国大部分竹林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竹林经营是这些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经济来源。在竹林经营研究领域深耕36年的谢锦忠始终坚信,林下经济蕴藏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更多实用生产技术在竹农手中落地生根,惠及万家。
20世纪90年代初,竹荪大田栽培技术实现突破,使竹荪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但由于种植竹荪的基质是木屑、棉籽壳、谷壳等混合物,且部分种植地的重金属含量较高,使一些竹荪产品的氨基酸、多糖和微量元素等含量降低,品质变差,市场价走低,菇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竹荪产业日渐萎缩。
如何破解竹荪发展难题?谢锦忠想到了竹产区随处可见的竹屑。
在多次实地调研和反复研究中,谢锦忠及团队发现竹荪大田栽培不用竹屑做基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竹屑基质化处理技术不过关、工序复杂等问题。经过反复试验和技术攻关,谢锦忠及团队研制了竹屑发酵技术,使之成为竹荪、大球盖菇、姬松茸、羊肚菌等栽培的主要原料,扩大了竹屑的利用范围,提高了竹屑的经济价值,同时节省了竹农种植竹荪的成本。谢锦忠认为,科学技术不能只是花拳绣腿,要讲实效,要到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技术创新。
2007年,谢锦忠赴重庆参加科技下乡服务时得知,西南林区一些退耕还林发展起来的笋用麻竹林,由于经营效益低下,严重挫伤了竹农种植和经营竹林的积极性,有些竹农甚至有了挖竹种粮的想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谢锦忠发现在麻竹林下发展食用菌特别是竹荪菌是快速提高麻竹林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此,谢锦忠带领团队开始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开创了以竹材和竹林废弃物为基质的“竹荪+大球盖菇”一年两季栽培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因竹荪种植必须轮休导致的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问题。
此后的十几年间,谢锦忠及团队采用“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模式,将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从重庆、四川等省市,逐步推广到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11个省(市、区)30多个县。目前该技术已累计推广超过1.2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4亿元。
2019年,谢锦忠在浙江开化桐村成立了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谢锦忠专家工作站,目前,已帮助桐村建立竹林下竹荪仿野生菌栽培技术示范林30亩,产值超过90万元。在广西昭平县,谢锦忠为其发展林下食用菌提供技术支撑,自2019年以来现场指导四溢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林下竹荪、大球盖菇100余亩,平均亩产值超过3.5万元,专业合作社增加收入180余万元。
在谢锦忠的技术支持下,安徽岳西县菖蒲镇发展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等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40余亩。通过多年发展,菖蒲镇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实现产值102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3.2万元,直接带动竹农竹园租金收入5.2万元、增加群众务工收入超30万元。
谢锦忠每年都会为竹农开展技术培训20余次,近5年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如今,他已将竹林下竹荪和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技术推广到浙江安吉、宁波,广西罗城,贵州赤水,重庆荣昌、梁平、涪陵,湖南永州、炎陵,江西井冈山、铜鼓,安徽岳西,广东蕉岭、广宁等地,巩固了当地脱贫成果,推动了乡村振兴。
谢锦忠还发挥兼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秘书长的优势,广泛争取业内院士、知名专家和学者的支持,数十次深入我国南方竹产区基层和企业调研对接,探索建立了中国竹产业“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协同载体新模式——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