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野生竹荪人工栽种的创始人之一,杨秀松面对问题从不回避退缩,而是转身投入研发,努力解决问题。以强化乡村振兴为己任,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杨秀松已经投入食用菌产业工作近40年,杨秀松表示:“将食用菌产业做强做大,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现今83岁高龄的杨秀松,常年与土地作伴,作为老农人,他觉得自身有使不完的劲。
杨秀松(左一)
1959年,新中国成立刚十年,全国各地正是一片轰轰烈烈的建设场景,彼时年方二十的杨秀松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先后在西南片区,新疆、北京等地修建铁路、地铁轨道。
1970年,杨秀松复员回家,几经辗转,后来进入了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国有林场——桂花林场。在林场,杨秀松认真钻研业务,踏实苦干,积极上进,后来成长为桂花林场的副场长。
1984年前后,桂花林场率先在全县人工栽培出食用菌(平菇),杨秀松便牵头试验本地野生竹荪人工栽培,并大获成功。
“当时我们试验成功之后,便将这种技术向群众推广,但由于老百姓专业素养不够、平时管护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竹荪推广仅有零星几处成功。”
但只要有成功的案例,就意味着有全面成功的可能。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由杨秀松担任技术指导员,带领老百姓大力发展竹荪种植。终于在1986年,野生竹荪人工栽培取得大面积成功,“当时干竹荪的市场价,达到了每斤900元的高价,如此丰厚的利润,掀起了一阵种竹荪的热潮。”
野生竹荪种植产业虽有效拓宽了老百姓的致富路径,但由于栽种原料的问题,给全县的森林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最初栽种的竹荪,需要用木本材料进行培养栽种,所以老百姓为了栽种竹荪,便大肆砍伐林木,严重破坏了环境。”
经过多次试验,杨秀松成功用包谷芯、包谷秆混合牛粪、木屑等栽培出竹荪。“我把它称为草本栽种法,相比原先的木本栽种,最大的好处是大量节省了木材的使用,不会再对森林造成伤害。”
草本栽种法一直沿用至今,带领无数老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也为织金县乃至贵州省的竹荪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秀松表示:“后续我还率先解决了竹荪大棚种植转为林下种植的技术问题,培育发展了红灵芝、榆黄蘑等不同品种的食用菌,近几年我还一直在试验天麻的种植,希望能大获成功。”
40年来,杨秀松守住了为产业谋发展的初心,不断探索尝试,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