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产量28斤!大球盖菇北京地区最高单产不是在实验地,而是在农民的田间地头!”6月7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宇介绍了这个喜讯。
说起秘诀,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黑寨村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齐静揭秘:“听专家话、照专家做!”
走进菇场看到,刚下过雨的地面略带潮湿,铺满了厚厚的落叶。一排排依地而建,近1米高的矮三角形菇棚错落有致,掀开黑色的棚帘,就可以看到,一簇簇顶着酒红色伞帽的蘑菇从落叶中钻出,白胖的腰杆显得底气十足,它们正是今年的高产“明星”——大球盖菇。
刘宇介绍,去年经挑选,团队将大球盖菇引进黑寨村,并开展了废弃厂房和林下种植试验。相比其他蘑菇,大球盖菇种植更简单、易上手。
近一年,在创新团队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科专家走进黑寨村,将新品种、新技术在这里转化。
“我们之前没种过大球盖菇,能不能种好,说实话,大家心里没底儿。但刘老师信心很足,这让大伙儿有了主心骨。刘老师不仅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种,还把创新团队10位岗位专家全部请到合作社开调研会,我们第一年就种出了高产量。”齐静说。
为了让农民种好菇,创新团队的专家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做科研、化验、基料配比、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指导。
刘宇介绍,今年,团队还探索性地在北京市通州区军屯村科技小院林下基地开展高效循环种植模式试验。在菇棚里,大球盖菇不再从蘑菇菌棒中长出,而是从地面的枯叶中钻出,而大球盖菇的种植原料则全部来自林下修剪而来的枝杈和树叶。
“这就形成了高效循环模式。”刘宇说。未来,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计划在北京郊区大力推广大球盖菇这种种植模式,“那时,孩子们可以一边扒开树叶一边寻找蘑菇,体会到原始的采摘乐趣。”(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