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福建大田:首创林下红菇 “六共”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5-10-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东风农场盂坂自然村,阔叶林覆盖率达92%,2025年红菇干品产量1500多公斤,销售额450多万元,户均分红近12万元,是2006年分散经营时的23倍。这组“生态美、百姓富、乡村和”的亮眼数据,源于盂坂村创新实践的林下红菇“共识、共护、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六共发展模式,为大田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写下生动注脚。
     
    共识:破“双赤字”困局,定改革方向
     
    “以前红菇林没人管,村民、外人都来抢,一年少收上千公斤,树也快砍完了,真是‘山快秃了,菇快没了’。”说起过去,盂坂村村民刘晓燕记忆犹新。彼时,红菇林因“产权不清、管理无序”陷入“生态与发展双赤字”,成为制约村民增收的“拦路虎”。
     
    转机源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依托2008年“分林到户、确权颁证”和2023年“活权、用权、增效”两轮林改政策,大田县紧扣三明市“千万工程”经验与农村“八项改革”部署,明确“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思路,县委书记吴茂生指出,要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森林“四库”功能,大力推广盂坂村“六共”发展模式,推动林下红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盂坂村确立“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核心方向,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不将林地承包权、林木经营权物理分割到户的前提下,将集体山林资产折股量化到户,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引入合作社规模经营,凝聚起“护山才能富山”的全村共识。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唤醒“沉睡的资产”,实现从“静态配置”向“动态优化”升级,使森林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资本,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共护:守生态底线,护红菇根基
     
    “现在谁也舍不得砍树,烤菇用的木炭都从外地买,这林子可是我们的‘绿色银行’。”盂坂村护林队队员苏顺灶说。
     
    为守护红菇生长的“根基”,村里组建专业护林队,每天沿固定路线巡护,杜绝竞采、盗采;制定“不采幼菇、大小分级”采收标准,避免破坏红菇菌丝而减产。村里还定期开展林下清理、抚育补植,重点保护红菇依赖的阔叶林。如今,盂坂村阔叶林覆盖率从历史低点恢复至92%,森林蓄积量、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红菇年产量较改革前稳定增长,实现“生态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
     
    共建:聚多方力量,强产业实力
     
    “单家独户干不成大事,合作社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八峰天然菌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光地介绍。
     
    2007年,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盂坂村整合全村2600亩红菇林,成立专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规模发展”;创新推出“332”轮换承包模式——3个村民小组分别管护3片林地、每2年轮换一次,既保证管护的连续性和积极性,又让每户村民都能参与产业的经营管理。
     
    为解决红菇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管护还不够科学等问题,大田县创新构建“专家驻点+院校合作+企业联动”体系,积极申报成立福建大田红菇科技小院,为红菇企业、村集体和林农科普红菇管护知识、开展技术服务、培养专家人才,并开展红菇原生境研究、保育扩繁技术攻关,推动红菇产业从“自然采收”向“科学培育”转型。目前全县红菇扩繁面积达1.2万亩,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共治:建规范机制,促公平运行
     
    “所有交易都在合作社里公开,谁也搞不了‘暗箱操作’,我们放心。”村民刘晓燕对红菇林经营管理的公平性赞不绝口。
     
    为杜绝改革前“私下交易、利益输送”问题,盂坂村推进“四清”建账——清资产(盘点村集体森林资源资产)、清资源(摸清红菇林的数量、现状并登记造册)、清合同(梳理历史红菇林承包、租赁、管护等合同)、清项目(红菇保育、采集、加工、销售等全流程台账管理),明晰林地所有权、承包权和林木经营权的归属。严格落实集体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要求,红菇林经营管理、产品定价销售等环节均通过公开平台操作;推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山林管护、统一组织采菇、统一技术烘烤、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分红),让产业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共享:分改革红利,富全村百姓
     
    “去年我家分了8万多元,今年红菇行情好,分红肯定少不了。”村民郑奇才拿着分红账本,脸上满是笑容。
     
    改革后,盂坂村将集体山林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位村民,按股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目标,推动集体林权从“确权”向“活权、用权、增效”转变。目前,村民人均增收3.6万元,红菇真正成为家家户户致富的“金元宝”。
     
    这一模式还带动大田县红菇产业发展,全县红菇产地从最初的10余村扩展至180余村,总面积达3.33万亩,年产量从当初的百来公斤增长到现在的超1万公斤,产值突破5000多万元,更多林农共享林下经济发展红利。
     
    共赢:创多赢模式,作示范样板
     
    如今的盂坂村,不仅生态优、百姓富,乡村也更和谐了。抢采红菇引发的邻里纠纷没了,村民集体意识、合作精神显著增强;“仙峰”红菇品牌打响后,还带动雷竹、芙蓉李、金线莲等林下经济发展,形成“一业兴、多业旺”的格局,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多赢”。
     
    “盂坂村的‘六共’模式,核心是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村民增收捆在一起,实现‘护山’与‘富山’的共赢。”大田县林业局林改办负责人范成垚表示,该模式为山区偏远村依托森林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未来,大田县将继续深化林下红菇“六共”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碳汇交易,让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来源:大田县林业局)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泌阳食用菌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三物融合”模式催生多元业态

    泌阳县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与大农业观,依托独特地理条件和...

    2025-10-20 08:51:37

    韶关食用菌成广东最大产业基地,年产量破5万吨

    近年来,韶关市曲江区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食用菌...

    2025-09-27 11:30:04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全力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

    庆阳市西峰区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引领,聚焦两园三镇八...

    2025-09-24 09:37:33

    青海:门源借高原冷凉优势破局助推食用菌产业提质跨越

    近年来,门源县立足高原高寒冷凉独特气候优势,将食用菌...

    2025-09-16 11:07:01

    山西:看交口县如何蹚出食用菌产业特色路?

    近期,在吕梁山深处的交口县,一排排现代化菌棚鳞次栉比...

    2025-09-09 10:10:56

    浙江庆元县:“森林黄金”试种成功 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获多项突破

    桑黄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是一种较为珍稀的药用真菌,在...

    2025-08-13 13:42:33

    辽宁北票市:食用菌产业向智能化升级 年产值达1.6亿元

    近年来,北票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2025-08-12 11:55:57

    福建古田县:食用菌绽放“致富花” 全产业链产值达280亿元

    福建古田县山地丘陵多,溪谷遍布,再加上属于中亚热带季...

    2025-08-11 13:38:47

    河北平泉市:食用菌产业迈向现代化发展 年产值达67亿元

    近年来,平泉市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集...

    2025-08-08 14:32:46

    山西临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壮大 年产值达1.65亿元

    近年来,临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将食用菌产业打造...

    2025-08-06 13:49:09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