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中国刚跨过私车消费拐点 农村仍是“遗忘角落”

    发布时间:2003-09-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R值达到2或3时,即车价相当于人均GDP的2至3倍时,就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 目前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R值已经接近4或5的水平 轿车快步进入家庭 今年上半年,轿车对整个汽车生产的贡献继续显著提高。以103.53%的增长率明显超过非轿车品种。在几种车型中,轿车对于整个行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86.21%,成为拉动汽车产量整体提高的巨大推动力。 当前,轿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轿车产量占汽车的比重为35%,今年上半年,这一比重提高到44%,而6月份,全国轿车产量占汽车总量的比重第一次超过50%,同时私人轿车巨大潜在市场正在迅速地演变成现实市场。国内轿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上半年,1.1升到1.5升经济型轿车市场的增长率为220.6%,远远超过其他级别轿车市场的增长率,对整体市场增长的贡献最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私人购车已经成为轿车市场的消费主力。 私人购买能力提高,培育出一大批潜在的消费群体,成为拉动轿车市场的主力。国际上通行用车价除以人均GDP后得到的数值。即R值来衡量轿车市场的发育情况。当R值达到2或3时,即车价相当于人均GDP的2至3倍时,就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目前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R值已经接近4或5的水平。这表明在这些地区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正在加快。 其次,过去汽车市场发展多靠投资的带动,今后投资和消费并驾齐驱,将进一步推动轿车消费。同时,今年国家将出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也将有利于促进私人轿车消费。 再次,汽车厂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水平也将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越过临界点 但是,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刚刚走过私人轿车消费的临界点。 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城市中目前已有2.5%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在被访家庭中,现拥有一辆车的占2.2%,拥有两辆车的占0.2%,此外还有0.1%的家庭拥有汽车数量达到了三辆以上。 由于购买汽车需支付巨额资金,而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3亿多人的收入超过2000美元,大多数一般收入家庭通常无力消费,因此,目前拥有汽车的主要是高收入家庭。 在不同收入家庭中,拥有汽车比例最高的是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调查户,其购车家庭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达到50.8%;在户均年收入5.5万元以下各组家庭中,购车率均未能达到5%。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汽车消费者主要为户均年收入超过5.5万元的家庭,这部分家庭在全部城市家庭所占比重为6.1%。从上述情况看,城市中已购车家庭依然只是少数,而对于处于广袤内陆的城镇,尤其是广阔的农村,仍是被汽车“遗忘的角落”。 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差距更大,澳大利亚每百户拥有小汽车183辆,美国为180辆、德国为173辆、意大利为145辆、法国为113辆、英国为106辆,而中国即使是在轿车最普及的城市北京和成都,据刚刚出炉的最新统计:普及率也不过25%。这说明:中国轿车要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