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5-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记长泰县科技特派员马和忠 |
自从福建省长泰县蘑菇等食用菌大批量上市以来,求助老马的电话少了,老马却感到由衷地高兴。 3年前的阳春三月,老马随其他23名科技干部一起,被县委县政府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农村服务“三农”。那时,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近400万平方米。老马派驻武安镇京元村后,被各乡镇的菇农们拉得“有衫无衣袖”。 陈巷镇石室村8组是全县大棚蘑菇的发源地。村民们在大田里简易搭盖了48座茅棚栽培蘑菇,由于技术缺陷,经常打电话向老马求助。去年10月,三峡移民戴贵忠新种大棚蘑菇640平方米,苦于没技术。老马一听,立即搜集相关技术资料,送到戴贵忠家。从稻草发酵、进料到过程管理,老马全程跟踪。戴贵忠喜获丰收,蘑菇款目前已进账1万多元,一年便可收回全部投资。台资企业金兰公司曾经遇到一个棘手问题:20座菇房3000多平方米蘑菇菌丝不见生长,另有5000多平方米蘑菇也危在旦夕。公司请台湾技术员会诊,没能诊出症结。这时,老马接到金兰公司的求助电话。虽说这是“分外事”,但老马还是二话没说。经过一番调查后,老马便找到症结,对症开处方,仅半个月,5000多平方米菌床就开始有蘑菇破土而出。 老马的习性喜欢跑,要么收集问题,要么培训村民。三年来,老马为全县各乡镇(场)、村开设食用菌管理培训51期,电视讲座12期,辅导“农函大”食用菌专业6个班,3000多名菇农从中受益。这就是老马,长泰县食用菌办主任马和忠。 |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