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6-1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全市共有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级著名商标35件、中国名牌产品1项、福建名牌产品56项
本报讯(朱美华 黄晓红 黄秀美)近几年,我市认真实施名牌战略,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带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目前,全市共有国家驰名商标2件(“万利达”和“片仔癀”)、省级著名商标35件,中国名牌产品1项(万利达牌激光视盘机),福建名牌产品56项。
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凭借品牌优势,日益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万利达集团的“万利达”产品在2003年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后,2004年出口创汇超3亿美元。“正兴”钢圈获省名牌产品后产值连续翻番,2004年销售额达90500万元,实现利税6200万元;“KELONG”牌不间源系列产品自1999年获省名牌产品称号以来,产值一路飙升,2004年度公司实现产值3亿多元,销售收入30230万元,在国内UPS行业市场排名第一,年创造税利3000多万元,成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内UPS行业惟一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农业名牌产品的品牌效应也十分明显,成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一张张精美名片。“琯溪蜜柚”品牌2003年实现中国柑桔类水果率先进入欧盟市场,价格是国内市场的3倍,去年已远销英国、法国、印尼、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龙海的“浮宫杨梅”获省名牌产品后,种植面积增加了近万亩,杨梅品质明显提高,远销江浙、北京、新疆等地,一年增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新增出口100多万美元。现在,浮宫镇杨梅的种植面积、产量约占福建省的70%%,被誉为“福建省杨梅第一镇”。
在琯溪蜜柚、天宝香蕉、红星青梅、东山鲍鱼、白背木耳、霞美牡蛎、乌石荔枝、浮宫杨梅、坪山柚、沙西榕树盆景、白芦笋、速冻蔬菜等我市省名牌产品的带动下,全市水果业、蔬菜业、禽畜业、食用菌业、水产品业、竹林业、花卉业、加工保鲜业、包装业、流通业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产业化的雏形初步形成,我市成为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这些基地年产值达70多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70%%左右,年出口创汇2.7亿美元。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带动发展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市已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440家,其中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型企业190多家,涌现出一批诸如速冻业的亚细亚、东海振发,真空低温脱水业的嘉生、绿润,畜牧业的信华、龙华,水产业的东兴、海魁,食用菌业的福源、同富等龙头企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