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发展食用菌通向致富好门路

    发布时间:2005-10-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食用菌生产投入小,产出高,时间短,见效快,是农民快速致富的好项目。     市场前景     国际市场 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其中香菇、平菇、双孢蘑菇、木耳、草菇、金针菇、银耳、猴头菇生产居第一位。与我国邻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是我国食用菌尤其是鲜菇的出口国和地区,主要出口品种为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灵芝等。我国食用菌生产,由于资源和劳力丰富,价格低廉,生产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国内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宜膳宜药的食用菌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江苏、上海是全国食用菌最大的消费市场。食用菌市场价格总趋势稳中有升。目前市场行情:双孢蘑菇(鲜)3~8元/公斤、平菇(鲜)2~3元/公斤、草菇(鲜)9~14元/公斤、白金针菇(鲜)4~6元/公斤、(反季节)12~18元/公斤、香菇(鲜)4~8元/公斤、(干)16~60元/公斤、木耳(干)60元/公斤左右、秀珍菇(鲜)6~8元/公斤、姬菇(鲜)6~9元/公斤、真姬菇(鲜)4元/公斤、鲍鱼菇(鲜)6元/公斤、茶树菇(鲜)6~8元/公斤、(干)40元/公斤左右、鸡腿菇(鲜)9元/公斤左右、杏鲍菇(鲜)8~10元/公斤、白灵菇(鲜)24~30元/公斤。

      生产基本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 食用菌产地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的标准要求,自然生态环境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栽培场所周围无“三废”污染,远离生活居住集中区和畜禽牧养殖场,水源清洁卫生。

      资源劳力条件 作物秸秆、木屑、棉籽壳、麸皮等资源较丰富;食用菌生产用地少,可林-菇套作、菜-菇轮作;由于食用菌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力资源要求充足。

      技术信息条件 食用菌生产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技能;同时,也应该了解市场需求信息,面向市场发展生产。

      资本设施条件 食用菌生产属设施农业,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和栽培设施条件。一些空房闲地、蔬菜大棚等现有设施可利用栽培食用菌。

      投资效益分析     食用菌生产的投资大小是由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模式来决定的。食用菌生产模式有集约化、周年化、工厂化三种,栽培模式可分为床式栽培和袋式栽培两种。食用菌生产的投资,小则几百元,大则上千万,应综合考虑量力而行。食用菌小规模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2,大规模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为1:1.5左右。

        小规模生产

       一般指家庭式生产,例如:栽培平菇,地床式生料栽培或袋式熟料栽培,弓棚设施简单,投入小,投入1元可产生1元以上的效益;栽培双孢蘑菇,一个家庭的生产规模以1~5亩为宜,1亩田建蘑菇大棚达1111平方米,菇棚造价1~1.2万元,可使用5年,每年直接生产成本为1.2万元左右,每年经济纯收益可达1万元左右,好年景好价格可超过2万元。一般当年投资可当年收回。

        规模化生产

      一般指企业化生产,例如:栽培11111平方米双孢蘑菇,第1年需投入25万元左右,由于用工费用等成本的增大,投资者的收益相对降低,以菇棚5年为期限测算,投资者5年的总纯收益可达30万~40万元;又如周年化生产草菇,每间砖房的栽培面积为80平方米,其建造费约1万元左右,每年产菇18~20批,每间菇房年效益为0.8万~1万元,若20间生产规模的栽培场加上辅助房和设施,需投入25万~30万元,投资者年收益达16万~20万元,一年半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工厂化生产投资更大。观市场,选品种     骨干品种稳步发展 蘑菇、香菇、银耳、黑木耳等是出口与内销都需要的骨干品种。近年来发展过快,价格下跌,效益不高。这些品种属于传统名牌产品,不可断档,必须有计划地安排生产。

      饱和品种控制发展 平菇、金针菇、凤尾菇、毛木耳、大球盖菇、鸡腿菇等较容易栽培,近年发展超常,市场已基本饱和。如鲜洁白平菇、盐白平菇,售价仅2元/公斤左右;金针菇也仅2元/公斤左右,以上品种应控制生产,防止过剩。

      缺口品种重点发展 夏季气温高,一般菇类不适应高温,因此市场缺口较大。如草菇,夏季市场价格一般都在6~10元/公斤。杏鲍菇、白灵菇为低温型菇类,元旦、春节上市,成为热销货,售价高,可建立商品化基地,专业化生产。

      珍稀品种积极发展 羊肚菌、松茸、美味牛肝菌、鸡纵菌、红菇,国外畅销,价格昂贵,目前还处于野生采集和人工驯化栽培应市的阶段,需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榆蘑、大肥菇、大杯伞、盖囊菌、牛舌菌、虎奶菇、长根菇、花菇、厚菇、板菇等品种可较小规模发展。

      特色品种稳步发展 姬松茸、灰树菇主要出口日本,但受定向销售局限;荼薪菇发展较快,市场容纳量跟不上,致使价格下挫,应稳步发展。竹荪可用谷壳、野草栽培,成本低廉,南方省区可基地化发展;黄伞、珍珠菇、秀珍菇等特色品种可适量发展。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