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8-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据辽宁日报报道,炎炎夏日,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的齐乃国一家正在自己的食用菌大棚内忙碌着,发菌、打包、浇水,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虽然每天都是大汗淋漓,但想到再过一个月1000多盘鲜嫩的滑子蘑即将出棚,齐乃国的脸上还是充满了喜悦:“虽然市场价格有些下跌,但这棚菌估摸着少说也能收入6000元。”通过示范带动,加工牵动,专业合作,青山沟镇2000多户农民中有1500余户从事食用菌生产,每年发展滑子蘑320余万盘,产值1500万元,户均增收万余元。
青山沟镇食用菌生产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但一直是几家几户的小打小闹。为了将这项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青山沟镇党委、政府对于主动搞食用菌生产的农户,派专业技术人员登门手把手地教,把他们培养成示范户,组成了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形成示范引路效应。青山沟镇大胆提出以买方信贷的形式扶持农民上项目,老百姓只要愿意干,自己准备锯末子和搭架子材料就可以了,余下的原材料统一由镇食用菌生合作社供应,没钱可以先赊后还。生产出来的食用菌产品统一由合作社收购。很快全镇确定了44个示范户,带动500余户农民从事滑子蘑生产。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也迅速成为农民的“主心骨”,食用菌生产蓬勃发展起来。全镇食用菌总产量的70%由专业社收购,核心社员由原来的几十户增加到116户,松散型社员由原来的500户发展到1400户。
2003年春,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提出了社员集资,联合大户、能人,建设食用菌加工厂的建议。不久,一个年加工能力2000余吨的食用菌加工厂应运而生。工厂的主要产品是真空包装的食用菌、山野菜,并且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以超市和大型农贸市场为主要营销渠道。没想到,产品推出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420万元,当年向社员返回“红利”5万元,为解决当地农副产品销路、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的渠道。去年,该厂加工食用菌600余吨,占全镇总产量的20%,实现销售收入1120万元。今年,工厂计划继续扩大生产能力,争取消化全镇食用菌产品的40%。
责任编辑:紫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