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4-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四川省通江县把发展“两耳一菇”(银耳、木耳、香菇)特色食用菌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着力打造银耳之乡。2007年春季栽培段木银耳45万瓶、段木木耳30万瓶、段木香菇70万瓶,栽培袋料香菇1050万袋、稻田蘑菇500亩、蔬菜型食用菌200万袋,食用菌生产规模比上年同期扩大200万袋。预计实现总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收2000万元,农民人均食用菌产值171元。
一是规模种植。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发展专业村、专业大户。在大小通江河沿线建立银耳栽培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4个,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13个,使全县食用菌生产基地村达到24个,新增16个,发展年产值1万元的生产大户1000户、5000元以上的生产大户2000户。
二是项目带动。依托农业部《通江食用菌良种繁育》、《通江银耳良种繁育》项目,资金总额达1100万元(中央投资900万元),实行各级党政、农业部门、龙头企业、食用菌协会、种植大户五方联动的生产经营机制,解决食用菌生产缺资金、有风险、无规模等难题。
三是标准化生产。依托省农科院、川农大和县银耳科研院所等科研院所,选育了一批优良高产适宜的菌种在全县推广,使全县优良菌种覆盖率100%。全县建成标准化菇棚20个、约2500平方米,实现配方、灭菌、接种、发菌、越夏、出菇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大力推行室外棚内发菌越夏技术,确保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四是铸造名牌。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创建食用菌品牌化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雪花牌”通江银耳、“雪花牌”通江木耳。从菌种选育栽培到采摘贮藏,紧抓全程标准化生产,全程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提高初级产品品牌上市率抓起,形成成品名牌,铸造品牌统一、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食用菌名牌。
责任编辑:紫晴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