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明合作背景下,福建将乐县食用菌产业迎来新品种升级。在上海市农科院与三明市农科院的深度协作下,“申球2号”大球盖菇新品种成功引入将乐,为传统大球盖菇生产基地县注入新活力。
将乐县作为全国大球盖菇生产基地县,2003年自主研发的ST0128品种,开始几年,亩产达12000多斤,深受市场欢迎。随着多年种植,品种出现退化,产量下降、口感变差,产业升级迫在眉睫。2023年,借助沪明对口合作契机,上海农科院与三明农科院携手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为将乐县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开辟新路径。
 
三明农科院王圣铕副所长介绍,从上海农科院引进“申球2号”这一一级菇产量高的新品种,并在将乐成功落地。今年在将乐开展20亩的示范栽培工作,依托上海农科院的技术支持,有力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金土地公司总经理吴有顺对新品种充满信心:“通过前两年试验,‘申球2号’产量比老品种提高百分之十几,菇的朵型漂亮,更符合市场需求。”今年该公司种植20亩示范田,为全县推广奠定基础。新品种的抗病性和高产性经过两年试种已得到验证。
 
据介绍,将乐县以院县企合作模式,与三明市农科院、金土地公司共同推广“申球2号”。全县今年预计种植200多亩,通过新品种引进带动农户有效增收。(来源:将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