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7-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只有小学文化、老实巴交的浙江省云和县大湾乡农民郑云隆的名字相继出现在《浙江日报》、《农村信息报》、《浙江科技报》等各大报纸上,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原来,就是这位其貌不扬、老实巴交、低文化的农民,攻克了许多专业人士历时20余年未能突破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袋棒黑木耳的种种难题,如今,他手中掌握着袋棒黑木耳栽培的关键技术。这种技术经利用推广大面积成功栽培了袋棒黑木耳,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袋棒黑木耳栽培技术是我国食用菌生产史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食用菌专家评价:人造木耳及其产品的试制成功,是食用菌生产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实现了栽培模式、培养基配方、管理技术的三大新突破。袋棒栽培黑木耳的人造耳木材料来源广,除针叶林外,其他树种的杂木屑均可采用,能够广泛利用和转化云和玩具生产的下脚料,每袋成本价仅0.5元,比段木和代料香菇的成本都低许多,同时也有力促进了生态资源的保护和食用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屈士琦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