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人物:袁王苟种菇种出大学问

    发布时间:2009-06-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记者 明旭影)寒冬时节,安仁县坪上乡数百亩成片成片的食用菌大棚基地温暖如春,一排排料包成行成堆,一朵朵姬菇调皮地探出小脑袋,一个个菌农忙得不亦乐乎。

      说起安仁的食用菌种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坪上天扶食用菌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袁王苟。袁王苟是坪上乡坪上村人。1982年,在聆听北京大学一教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后,他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他自费到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向吴自强教授拜师学艺,并且掌握了食用菌袋装栽培技术。1984年,他开始在家种蘑菇,随后在衡阳、广州等地承包土地种菇,自产自销。期间他发现广州的食用菌市场非常旺,于是想到回家兴办公司带领乡亲们一同种菇。2002年春节,他在坪上乡创办了天扶食用菌有限公司,并且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发动本地农民在自家种,公司包收购。当年由于技术不过关,品种没选好,种出的蘑菇质量达不到标准,在广州销不出,他一下子亏损20多万元。

      初次失败,袁王苟并没有退缩。随后他再次到省微生物研究所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在一个多月的学习研究中,他发现有一种小姬菇市场很旺销。他开始研发培育这个品种,从姬菇的菌皱里取出孢子,放到培养基里耐心培养,最终成功培育出20多个野生菌种,其中江洲系列8个品种更是声名远扬。2003年初,袁王苟发动农户用自己培育的菌种种出了小姬菇,不仅芽多,而且长得均匀,当年菌农赢利60多万元。2003年下半年,他投资8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占地50多亩的食用菌大棚基地,免费给村民种植,由他指导生产,然后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见他掏钱建大棚还包销售,村民们越发认定跟着他种菇准能发财,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家种菇。2006年,坪上乡大棚基地发展到了140多亩。

      随着种植食用菌的村民越来越多,所需的原料也越来越紧,种菇所需的棉籽壳得到岳阳和湖北购买,且价钱年年上涨。2003年4月的一天,当时袁王苟正在田边散步,田埂上一堆没有来得及扔掉的稻草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一堆腐烂的稻草上长出的好像草菇一样的东西让他灵光一现。他开始尝试着在平菇种植中往棉壳和木屑里加入少量稻草,平菇不但长了出来,质量和口感明显有了不同。试验的成功意味着大规模生产食用菌有了便利的原料,因为安仁县有34万亩优质稻,稻草资源十分丰富。接着袁王苟又试着加稻草来种姬菇,起初由于没有掌握好消毒时间,稻草里的细菌自然孳生出了有毒的杂菌,1万多料包白白浪费。他把消毒时间从15分钟延长到了半小时,这一次,姬菇终于长了出来,产量还增高了。以前一个料包约产0.5公斤姬菇,加了稻草后产量提高了0.1公斤,每公斤能多赚1元。由于生产成本低、运费便宜,在广州市场安仁姬菇显现了价格优势,很快占领了市场,旺季时每天生产50吨都供不应求。

      目前,坪上乡几十亩以上的规模食用菌种植专业户有100多户。在其带动下,安仁县9个乡镇都在利用稻草种菇。如今,村民每亩地能卖500多公斤稻草,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一年即能增收1100多万元。随着稻草种菇的农民逐渐增多,安仁还出现了专门靠收购稻草、加工稻草致富的农村经纪人呢 。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