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7-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小蘑菇长成大产业,农民走上富裕路;延长产业循环链,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承德有个平泉县,但平泉的食用菌产业,在全国却是大名鼎鼎的。2005年,平泉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达到4000万盘(袋),收入突破4亿元,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2007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到8000多万盘(袋),收入突破8亿多元,成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2008年增强了食用菌产业集聚度,提高了辐射能力,发展到1亿盘(袋),挤进“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并荣获“最具成长潜力奖”;今年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冬”中,平泉食用菌产业竟一枝独秀,呈现出逆势上扬态势,不仅生产总量不降反升,总量达1.8亿盘(袋)、同比增长121%,而且食用菌价格也较上年有较大提高。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承德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和发展生产的一个缩影,也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对“三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而增强“造血”功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念打造绿色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他们开发出了用刺槐生产食用菌的先进技术,发挥刺槐越伐越旺的特点,大造刺槐林,到2007年底已累计造刺槐林64万亩,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该县还针对食用菌废料,研究开发加工蛋白饲料,推动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的粪便作为肥料用以还林还田,既有利于刺槐的生长,又保证了生产食用菌所需的原料供应,从而实现了林木——食用菌原料——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蛋白饲料——畜禽养殖——粪便肥料——还林(田)的生态链,使林木资源“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实现了生态和生产的双丰收。
编辑:LQ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