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享有“蘑菇之乡”美誉的河南省夏邑县近几年蘑菇产业发展迅猛,去年双孢菇栽培面积达到750万平方米,其他菇类1000万袋,年产双孢菇、香菇、草菇等各种鲜菇1.6亿斤,年产值近10亿元。形成了以双孢菇、草菇为主,香菇、白灵菇、鸡腿菇、杏鲍菇等多菇并举的生产格局。不仅如此,发展蘑菇产业还带来了环境改善、粮食增收、蔬菜高产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联动效益。夏邑县先后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蘑菇产业价值不断放大,真正走出一条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变废为宝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双赢
夏邑县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年产作物秸秆100多万吨,果树废枝条约1.5亿斤。
以前,这些东西农民不屑收拾,胡乱堆在村头、地头,有的干脆在地里直接燃烧掉。现在,这些农作物废弃物和辅料都成了生产蘑菇的资源。农作物废弃物和辅料的交易额每年约为1.5亿元。
菇棚大部分都建在村头、村中或地头空闲地,并且是立体种植,充分利用空间。蘑菇生产的原材料是农作物的下脚料,蘑菇栽培后的下床料又是高级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后可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
自2000年引进蘑菇生产以来,不仅蘑菇丰收,收入喜人,而且夏邑县的粮食生产连续5年被河南省评为先进县。秋季蘑菇的下床料用作大白菜的肥料,使大白菜增产30%以上,发病率明显降低。推广蘑菇生产,不仅使广大农民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同时还形成了菇多、肥多,作物高产,种菇原料多的良性循环。这项产业的引进,既改善了农村生存、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蘑菇价值链联动小蘑菇价值放大
小蘑菇不起眼,然而,蘑菇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视。夏邑县仅蘑菇产品本身的经济价值,年均收入可达8亿元。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夏邑县蘑菇产值仍达10.5亿元,占整个夏邑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拉动了当地运输业、餐饮业、加工业、银行储蓄业等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蘑菇生产过程和产业链来看,蘑菇生产的确是一个优质产业,它使农业土地价值、劳动力价值、农时价值、农民劳动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
菇棚一般建在空闲位置,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蘑菇的采摘期一般在每年的春季3月到4月,秋季10月底到1月初,以往的这个时间,都是农闲时节,劳动力闲置。现在的这个季节,是农民最忙的时候,农闲变成了农忙,劳动力价值和农时价值得到了有效利用。
更为重要的是农民自身价值得到了提升。由于蘑菇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成了生产蘑菇实现利润的关键环节。为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夏邑县组建了28个销售公司、2个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培养食用菌经纪人1000多名,蘑菇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经营头脑和商业经验的新型农民,农民的自身价值放大了。
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2000年以来,夏邑县农民从种植双孢菇中得到了实惠。说到种植蘑菇不能不提到被誉为蘑菇销售大王的程大庄村民程丕七。1993年,程丕七在郑州市成立了一家副食品有限公司,经营蘑菇生意,每年外销蘑菇上百个车皮,成为闻名省内外的蘑菇销售大王。程丕七富了,但他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1999年4月,程丕七带着上千万元资金回到家乡,扶持村民种植蘑菇。夏邑县的蘑菇种植由此而起。种植蘑菇确实让村民尝到了甜头。蘑菇种植户年均收入4万多元,最高的达7万多元。“一年一个棚,盖起楼两层”,菇农的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种植食用菌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民日报/张敏;黄秀华)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