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2024年全国两会聚焦食用菌行业声音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第 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南方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2024首届(广昌)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4首届(广昌)珍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

    2009菌时菌事之11月份菌事安排

    发布时间:2009-10-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

      为给菇农朋友们提供及时有效的食用菌信息,本网特辟“菌时菌事”栏目,以便大家根据食用菌生产季节安排每月、每季的生产操作,不误农时。为此,本网特聘山东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曹德宾先生为本栏专栏作者。20多年来,曹德宾同志一直在一线从事食用菌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星火科技二等奖一项、优秀论文奖8项,申报专利16项、编写地方标准2项,连续多年分别受聘于乡镇担任科技副职以及青岛、荷泽、临沂食用菌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积累了丰富生产经验。

      11月菌事安排

      进入11月,意味着冬季的到来,尤其时下气候的不规律性,不少年份过早的出现寒流,从而使得生产者无法执行生产计划,有的则因气温的急剧下降,使得管理跟不上,导致出菇效果不好,严重者还会发生子实体死亡等异常现象,因此,应根据气象预报,提前做好相关防范,以使生产顺利进行。该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出菇管理

      1.1平菇:大部分栽培菌株为中低温型或低温型,对气温下降的敏感性差,应将管理重点放在通风及保湿方面,一般控制棚温在10℃以上即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另外,还应注意观察,以防虫类因外界温度低而进入菇棚形成危害,低温阶段病害的侵袭并不比中高温时段差,如因保温而关闭通风孔、按照前段的水分管理而使得湿度偏高并较为恒定等等,均可为病害奠定了滋生的土壤。对虫害可使用氯氰菊酯等药物予以杀灭,对病害则应使用百病傻与赛百09交替喷洒,每周一次即可。

      1.2双孢菇:一般情况下,11月份可正常出菇,但如遇寒流,使棚温低于8℃则不能出菇,应进行相关升温保温措施,如在棚内顶部悬挂一层黑色塑膜,当天气晴好时,卷起草苫,可令热量进入而不使阳光直射,棚温可得到有效提高;遇阴雨天气时,可暂时用火炉类升温,但要注意将烟囱顺出棚外;现在流行的“大棚水温空调”可有效解决该类升温问题,尽管购置成本稍高,但由于可以进行反季节出菇,故市场效果好于一般顺季产品,生产效益较高。

      1.3金针菇:该品种可耐很低的温度,该时段的管理重点是协调保湿和通风的矛盾,虽然金针菇子实体不需要较大的通气量,但由于高湿度条件下的长时间保温,会使某些耐二氧化碳的病原菌趁机而发,如棉腐病等,会使生产受损。

      1.4香菇:11月份开始,长江以北地区即可开始花菇的培育,管理重点是强通风、强光照、低湿度,一般采取大袋小棚栽培模式时,在干燥条件下,可掀开棚膜,或者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以促使菌盖表皮死亡、破裂,注意此后应继续保持以上条件,否则将会由“白花”转为“茶花”,使得商品质量大打折扣。培育厚菇时,应根据鲜销或制干的计划,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其中的主要点就是水分管理,不再赘述。

      1.5猴头菇:进入低温时段,猴头菇的出菇管理主要是温度和通气,一旦低于15℃,则可出现生长缓滞、色泽变深等问题,如果该时段温度继续下降加之喷水较大,则会发生“无毛菇”或“红屁股菇”,使得口感发苦,严重丧失商品价值。一般应控制棚温在15~24℃,以15~20℃为最佳。

      1.6柳松菇:本是中高温型的品种,近来的生产有延后的趋势,即在10~12月份仍有出菇,该阶段的管理重点是温度和通气,尤其要注意:增加湿度不能对子实体直接喷水,否则,其菌盖上的黏膜物质消失,将会降低菇品的商品价值。

      1.7姬菇:姬菇的管理,主要是掌握通风及湿度两大块,温度的些微变化对其影响不大。管理重点是采收及时,不可超过八分熟。

      1.8鸡腿菇:11月份,是鸡腿菇顺季栽培的最后时段,一旦温度变化较大,则会影响子实体生长,甚至会导致子实体死亡。应根据气象预报,掌握管理操作,尤其注意不要使菇棚温差大于10℃,并注意通风及其质量。

      1.9白灵菇:白灵菇一般应在12月份开始出菇,但近年有提前的趋势,该时段注意降温和保温,气温的下降对白灵菇是个好消息,但也要注意不要温差过大,同时保持85%以上的湿度。

      2.发菌管理

      以保温为主,稍加通风即可。注意严防烧菌,一旦品温上升,随即倒垛或散袋降温。

      2009年冬季食用菌市场预测

      1.以往的市场及目前态势

      纵观2008年国内的食用菌市场状况即可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疲软、价位跳水的状态,也就是说,食用菌市场处于低迷境况,所以,导致菇农效益低下、经营者信心不足。一年多来,大部分品种的干货价格,较之2006年上半年下滑40%以上,与2007年下半年基本持平略低;鲜菇价格,多与上半年持平,个别品种短时内有所抬头,让人们无奈的同时,又似乎看到了一缕曙光,尤其临近元旦、春节两个主要节日,市场的一度看好也是必然的;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价格不会在短时内全面、大幅上调,这就是市场规律。

      进入到2009上半年,食用菌市场明显好转,以平菇为例,年初大多保持6元(千克,下同)左右的价位,进入夏季,多在7~8元的价位水平,该价格一直保持到9月份,直至进入10月份,由于8~9月份早秋栽培投料的增加,供求关系才有所缓和,目前,多在5元左右。整体均是按照以往的市场规律运行,令人欣慰。

      2.今冬食用菌市场分析

      2.1平菇:去冬受原料、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据对部分地区的调研,今春生产投料量同比减少20%左右,但由于受价格利益驱动,今年秋季的投料量有所上升,绝对数量超过去年同期,预计11月份的批发价格将在千克1.60~2.40元间,零售价一般不会超过4元价位,但在春节前的三周左右时间内,将会突破5元;但在春节后的2~3个星期内,价格将会大幅度跳水,预计最低时段的正月十五前后,甚至会跌破0.6元。提醒菇农朋友注意两点,第一,对市场的期望值不要过高。第二,想办法在腊月底前全部采完,然后采取大通风降温措施,并停水降湿,使之在春节之后约20天的时间段内不再出菇,正月二十后再进行正常管理。

      2.2双孢菇:由于升温设备或措施的实施,冬季仍可正常产出鲜菇,但因成本增加等原因,产品价格必将有所上升,预计春节前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在6~8元的价位,南方地区各大市场将在10元左右,超过15元的可能很小。我国的双孢菇产品,借助低廉的场地、丰富的原料、低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市场潜力与市场前景极为看好,市场的低迷只是暂时的,还是那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预计下一个生产段的产品,将会因投料量减少、内需扩大,市场有所好转,价格将会再度抬头,至少保持在3元左右的价位水平。

      2.3金针菇:预计低温季节常规生产的黄色鲜菇批价将在2元以上,白色菇将会高约20%~30%,难以超过3元。

      2.4香菇:11月份,是鲜菇大量产出的季节,预计售价应在5元以上,个别市场或许超过6元;12月份临近元旦,价格将会小幅上涨,一般将在30%左右的水平;1月份以后,部分产地可能因培育花菇而放弃鲜菇市场,并因春节的关系,鲜菇价格势必会有一个强劲的上升,预计不会超过12元。

      2.5鸡腿菇:近两年鲜菇市场一直保持相对理想的态势,一般约在5元左右的价位上运行,反季节产品今冬批发价格将会在4元左右,市场零售价将会突破8元。

      2.6杏鲍菇:该品种的顺季产品从11月份后开始应市,一般到翌年4月份结束,预计棒状产品一般市场售价将在6元左右,大中城市售价将在8~10元,大个头的保龄球状产品将分别高出2元左右。

      2.7白灵菇:预计12月~2月份期间的市场批发价格应在10元左右,春节后随着集中消费的过去和气温的升高,将使得价格急剧下滑,一般不会超过6元的价位水平。

      2.8小平菇:该品种价格一直不理想,即使个别地区的个别年份价格奇高,也如昙花,难现长久红火,今年也将保持去年同期价格或略高,5元将为批发价格的上限,难以提高。

      2.9柳松菇:预计低温季节的11~2月份,柳松菇鲜品将保持在10元左右的价位,但由于宣传以及人们的认识等因素制约,该品种至今未能走上普通大众的餐桌,我们深以为憾。相信随着国际性经济低潮的逐渐好转,该品种将会很快进入食用菌主导品种的行列。

      2.10茶薪菇:该品种近两年来销售火爆,原因除其自身的珍稀特点外,与其明显的口感和味道有关,更与餐饮业的力推菜品有直接关系。预计今冬批价将保持在8元左右,元旦至春节期间将会突破10元,零售价格将会维持在12元左右,难得突破。(曹德宾/文)


    编辑:LQ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