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西安三名大学生下乡种蘑菇

    发布时间:2009-11-2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实现自我创业梦想,三名大学毕业生放弃月薪四五千元的高收入,从西安来到长安区杜曲街办小江村,承包土地种蘑菇。

      现实操作还是出乎三位大学生的预料,做合格的现代农民比想象中要难得多。面对众人的不解和猜疑,三名大学生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农业项目,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和珍贵的人生经验。

      早晨七八点,秦岭脚下的长安区杜曲街办小江村寒风凛冽,田强、王斌、胡钢三个人全脱了外套,人手一把铁锨正翻倒种蘑菇的原料,干的是满头大汗。他们要赶到雇用的农民工下地之前,把一卡车的原料拌匀,没有一个粘块,保证下种蘑菇菌种的培养棒质量。田强说:自己的事情不敢有半点马虎,创业初期凡事更要亲历亲为。

      三个年轻人都不过三十岁,村领导告诉记者,之前看过三人一大堆的证件,知道都是国家统招科班出身的大学生。

      “其实我们三个的专业没一个和农业沾边的”。田强家在西安市内,父母退休后,在家收房租。他自己2005年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毕业后在广东做过三年的数控机床销售调试,每月工资平均四五千元,甚至更多。田强上大学时就有些“不安分”,一直想着毕业后自己创业,考虑其他行业周期长、投资大、收益不稳定,最后选择了农业项目。他说,农业项目短期就有收益,比如蘑菇,一两个月就有回报,而且国家还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农副产品人人都要消费,销路是不用发愁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田强相中了菌类繁殖,但在杨凌农业示范区没有租到地。上个月,长安区杜曲街办得知后,向三人发出邀请,并承诺水电路和相关配套设施全部到位。王斌、胡钢两人也想自主创业,三个大学生一拍即合,共同承包了10个塑料大棚。

      胡钢毕业于西安纺织学院,种蘑菇之前是广告公司的设计师;王斌去年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专业是机械设计,他毕业后遭遇大学生普遍面临的找工作难问题,“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做职员不如当老板”,于是联合胡钢办起了送纯净水的水站,两个人既是老板,又是送水工。谈到收入,两人只笑不答,说,种蘑菇是他们想掘取的第二桶金。(文/ 马斌雨 张锋 三秦都市报)

     

    编辑:XS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