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日,从龙泉市农业局传来好消息,土肥站利用食用菌废弃料进行还田改土试验,增加了农田的有机质含量,试验田水稻每亩增产达15%。
龙泉市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市)之一。去年,全市食用菌年产值达到3.7亿元,食用菌产值(一产)占农业总产值的 1/3,已连续十五年超过2亿元。食用菌为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撑起了金伞。据了解,在全市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每年产生的5万多吨废菌糠,被有效利用的仅为10%左右。此外,有的被当作柴火烧,有的则被废弃在田地,不仅浪费了资源,也给龙泉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
今年4月份,市农业局土肥站选择在小梅镇黄南村的方国强、兰巨乡大巨村的蒋松明和蒋世根三户农民的6亩水田中进行废菌棒还田对比试验,进一步探求食用菌废弃料的有效利用途径。
工作人员把废菌棒打碎均匀撒入田块,试验田管理技术则跟往年种植水稻一样。10月份水稻成熟后,验收组进行实地收割验收。结果显示,小梅镇黄南村试验田每亩施废菌棒施4000段,亩产稻谷670.66公斤,未施废菌棒的对照田亩产稻谷为580.84公斤,亩增产为15.46%。兰巨乡大巨试验田处理点每亩施废菌棒4000段,亩产稻谷570公斤,对照田亩产490公斤,亩增产16.32%。
市农业局负责该试验的赵志白告诉记者,由于有机肥施入少,冬绿肥种植少、秸秆还田率不高等因素,近年来我市农田土壤状况并不十分理想。食用菌废弃料作为栽培食用菌后的残余物质,其有机质含量一般在45%—54%。它施入农田后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使氮、磷、钾元素与微量元素比例协调,防止土壤板结与酸化,既能有效地改良土壤,促进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值得推广。(王苏珍,连晓梅/中国化肥网)
编辑:XS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