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虽然刚刚进入阳春3月,但到怀柔区渤海镇八道河岭食用菌合作社预购栗蘑菌棒的客户就踢破了门槛。甚至连昌平、密云的农民也慕名而来。合作社负责人刘阵杰介绍说:“这两年媒体对板栗食用菌的宣传起了大作用,不然,栗蘑生产形势不会这么好”。
刘阵杰是怀柔区渤海镇农民,从2006年开始培育栗蘑菌棒,经过两个冬春的数次实验,他终于攻克了栗蘑菌棒生产的技术难关,并于2008年秋建立生产车间,进行大规模菌棒培育。当年冬,次年春,他共培育生产栗蘑菌棒25万支,除自己在林下种植7万支外,其余18万支全部销售给当地和昌平、延庆的栗蘑种植户,其中本村农民刘春明一次就购买栗蘑菌棒1.8万支。而刘阵杰自家7亩地内种植的7万支栗蘑菌棒年产栗蘑近2.5万公斤,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上市后,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去冬今春,刘阵杰再次培育栗蘑菌棒27万支,本想开春后,自家再扩大一下种植规模,没成想,栗蘑菌棒刚刚培育出来百分之七十,订货的农民就找上门来了。为了取信于民,保证108户入社社员的种植权益,他不得不谢绝了部分外来新客户。对此,刘振杰惋惜的告诉笔者:“只可惜我没有足够的菌棒培育车间,不然说啥也不能让那些新客户空手而归”。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