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只要掌握了技术要领,种竹荪比种香菇更轻松,更赚钱,还不受山上阔叶木材减少的影响。”昨日,在邵武市沿山镇下畲村,正在菇地里忙碌的村民黄华德告诉笔者。他去年种植竹荪2.5亩,纯利超过2万元,于是今年又种了4亩。
以阔叶木材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曾是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但这一项目对生态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一现象,邵武市及时提出了“依靠新技术,确保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在2002年就成立了草腐类生态食用菌的生产领导机构,采取“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项优惠政策、一笔资金、一个责任部门”的运行机制,探索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金融小额贷款为支撑、集体投入为补充的格局,扶持草腐类生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为有效推广草腐类生态食用菌种植新技术,邵武市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农林大学、三明真菌研究所、省食用菌学会以及江西食用菌产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还邀请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前来讲学,组织市、乡、村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农技员、科特派抓好生态食用菌生产的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并通过科技示范片、点、户建设,进一步加快了草腐类食用菌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和推广。
近年来,以竹屑和谷壳为原料的竹荪和以稻草为原料的大球盖菇、草菇、平菇,以及以牛粪为原料的蘑菇等草腐类食用菌在邵武得到较快较好的推广。“2009年,邵武实现食用菌产值8800万元,较2002年增长5800万元,而耗材却减少了2万多吨。”该市食用菌站负责人这样说道。(林传仁 王书中 吴波/闽北日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