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得知这一消息,庆元县食用菌专家毛可荣第一时间赶到了吴元创的菌棚“送医上门”。“这些灰树花受到了黄黏菌感染,这种病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爆发,现在赶紧做好菇棚的通风工作,再用盐水杀灭病菌。”经过细致检查,毛可荣对症下药,为吴元创开出了“治病药方”,并提取了黄黏菌样本,带回实验室研究更有效的灭菌方法。
“食用菌问题,一个电话解决”——在菇乡庆元,这句话在短短数月间便在菇农中广为流传。早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伊始,庆元县便将活动与服务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组建了以食用菌首席专家为负责人、技术指导员为骨干、乡镇责任农技员为基础、食用菌乡土人才为补充的产业服务队,以“送服务上门”的方式,全面联系食用菌基地、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田间地头传经验、送服务、解困难。
今年上半年,庆元县连续普降大雨,夏季又多高温闷热天气,给食用菌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产业服务队的食用菌专家们通过调研、分析,及时制定了易操作的技术方案,通过农民信箱免费分发到户,指导菇农科学管理。前不久,庆元县黄田镇、安南乡遭遇大雨袭击,许多菇农家中菌棒流失、菇棚进水,灾情发生后,食用菌产业服务队立即赶赴现场,与菇民同吃同住,指导菇农开展生产自救,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最近正是农忙季,而菇农们又必须完成春季灰树花生产用种的预订工作,分身乏术。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便以党支部、党员“双承诺”为契机,主动与灰树花主产区黄田镇、竹口镇、岭头乡等乡镇联系,为菇农开展“送种上门”服务。“订种服务让我们不用担心买到假种,还省去了来回跑的麻烦。”拿到专家们送上门的菌种,黄田镇中济村菇农张超森高兴得合不拢嘴。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县食用菌技术人员全都被派往乡村生产一线,今年以来,已经有310人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足迹遍布庆元20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云和县食用菌管理局负责人余小平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