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成本低销路好

    发布时间:2011-01-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针菇是人们餐桌上一种常见的菌类食品,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金针菇都是种植在户外的大棚中,而且只能在冬天种一季。但是,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常兴菌业有限公司里,金针菇却“住”进了车间,进行工厂化栽培、产业化运作,一年365天,天天都能生产出大量的高品质金针菇。

    常兴菌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11月,位于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常沙社区,公司占地面积20多亩,一期投资1200万元,从深圳引进的日本技术,主要生产优质纯白金针菇。公司产品全部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立体栽培设备,涵盖拌料、装瓶、灭菌、接种、搔菌、挖瓶等整个生产过程。常兴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亚军说,“虽然现在气候比较反复,但是我们的食用菌主要是在温室里栽培的,所以我们对气候不受任何影响,而且我们能保证菇的品质,保证每天的市场占有量。”
       
    恒温恒湿模拟出金针菇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常兴菌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曹亚军是张家港市锦丰镇人。说起种植金针菇的原因,主要是他之前一直在深圳从事制造食用菌生产设备的工作。“要制造出好的设备,就必须熟悉食用菌生产工艺,因此,多年经验积累下来,对金针菇生产技术就非常熟悉了。”
        2008
    年,曹亚军在长三角地区考察市场时,了解到在江浙一带种植金针菇的很少,特别是苏州大市除了太仓有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台资企业外,基本是空白。本地金针菇产品主要是从在上海投资的台湾、日本企业流转过来的。“金针菇属于真菌,适合鲜食,存放两三天就会从原来的又白又脆变得又黄又绵,口感就差了很多。外地进入,几经周转,新鲜度就降低了。”曹亚军敏锐地发现了市场,“如果我自己搞个生产基地,就能保证本地及周边很大一块区域能吃到鲜金针菇了。”
       
    经过多方筹备,200911月,曹亚军投资1200万元兴建了常兴菌业,主要生产优质纯白金针菇。按理说,搞农业基地,地多才实在,但曹亚军的1200万元却在20亩地上就折腾掉了,这钱究竟花在哪里了呢?“大部分钱花在冷库上了,每个冷库是全封闭,墙面上还要喷隔热材料,电脑控温、湿,成本就高了。”曹亚军的公司连办公区域在内占地不过20亩,冷库面积就占了一大半。
       
    曹亚军介绍,金针菇最适宜生长环境是温度4-16、空气湿度85%左右。“要种好金针菇,最难的就是保持恒温恒湿,模拟金针菇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般情况下,菇农主要通过大棚来保温、增湿,显然难度非常大。
       
    在曹亚军的金针菇生产基地,生产管理实现了智能化,每个冷库都有电脑控制温度、湿度,金针菇如果感到热、感到冷、感到口渴,系统就会通过空调调节温度,通过喷雾加湿器调节湿度,由此调整出金针菇最舒适的生长环境。
       
    电脑当家生产效率成倍增长,生产成本降50%
      201011月份,曹亚军的金针菇种植基地建成投产,据了解,这是张家港目前最大的个体农业投资项目。按照一般的思路,传统农业项目投资这么多,基地工人肯定不会少。不过,在曹亚军的基地里,除了吃饭时间,一向是静悄悄的。
       
    在基地里,电脑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家“劳动力”。长期做食用菌生产设备,轮到自己办厂,曹亚军当然选择最先进、最实惠的生产设备。金针菇种植全部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立体栽培设备,拌料、装瓶、灭菌、接种、搔菌、挖瓶等,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靠电脑操控完成,工人要干的活就是采摘、包装。第一茬金针菇上市后,曹亚军做过一个调查对比,基地一名工人一个生产周期生产的金针菇产量,能抵上100名大棚种植户的产量。因此,虽然前期投入大,但他还是很看好自己的项目,“今后劳动力成本肯定会更高,虽然我现在一次性投入大,但从长远上讲,肯定还是实惠的”。
       
    更让大家惊奇的是,金针菇一般是采用袋栽,而曹亚军却是采用瓶栽。他自主设计了金针菇栽种的专用塑料瓶,配套流水线作业。一茬收完后,电脑直接操控完成挖瓶清洗,下一茬还能接着用,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低碳生产。在车间的恒温中生长,金针菇颜色纯白,菇帽均匀、整齐度好、口感佳,而且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
       
    金针菇的培养是用米糠、木屑、棉子壳搅拌后做的培养剂。培养剂用完后可以做生物燃料、有机肥,还可以种平菇、木耳等普通菇,既环保又经济。“金针菇的品质很好,成本却要比一般的品种还要低50%左右。”曹亚军说。

    立体冷栽种植面积增加7倍,一年可以种出6
        在曹亚军的种植基地里,另一件奇怪的事情是,种植单位不是平方,而是立方。
       
    一打开常兴菌业基地的冷库大门,迎面看见的就是一排排架子,每个小架子一共7层,每层架子上有6个塑料瓶。每个瓶上是1层白色的小金针菇。
       
    由于采用营养剂培养,脱离了土地限制,基地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采用立体种植。据统计,一个冷库地面面积50平方米左右,摆上7层架子后,种植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7倍,同样,效益也就增加了7倍。
       
    另外,一般情况下,菇农大棚种植就冬季种1茬。采用冷库栽培后,一年四季能模拟最佳生长环境。一茬金针菇生产周期为2个月,一般菇农1年也就种出1茬,而曹亚军一年最起码可以种出6茬。
       
    201012月份开始,曹亚军的金针菇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市场。不过,从开始销售至今,他还从来没有出去洽谈过一笔业务,都是一级代理商主动上门求购。
       
    由于产量稳定,曹亚军在销售上采用的是一级代理模式,“在不同城市设一级代理商,这样就减少了中转环节,市民就能吃到新鲜的金针菇了。”“他的金针菇又白又整齐,卖相好,我当天拿当天销售,非常新鲜,所以卖得很不错。”张家港市青草巷一级代理商罗老板表示,虽然常兴菌业金针菇批发价比普通金针菇高出30%左右,但他还是愿意多进一些。

    曹亚军算了一笔账,公司目前每天可出菇4000公斤,按照14元/公斤的批发价格计算,一天销售可达5.6万元,一年可达2000多万元。明年二期投产后,每天可出菇8000公斤,销售收入又要翻一番。小小的金针菇,做出了大产业。面对如此广阔的前景,曹亚军越干越有劲,他打算明年再引进一个新的项目——秀珍菇,进一步拓宽菇的品种。

    现在,常兴金针菇除了在张家港当地热销外,还顺利挺进了常熟、无锡等地市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