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增收要走科技创新路
发布时间:2011-03-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经过探索实践,武宣县桐岭镇优兰村的菇农们采用无棚无粪方式栽培的蘑菇2月陆续出菇了,目前市场销售价格6元/公斤,菇农们销售收入已有几万元。经媒体报道后,“无棚无粪菇”这个词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也聚焦了群众的眼光。
以前,为发展蘑菇种植,乡镇领导以身作则千里抢牛粪的故事曾感染了许多人。而今无棚菇一出现,“抢牛粪”就成为历史了。
过去为发展蘑菇产业,确实累倒了一批人,县里的领导和农技人员要多跑多说,才能在种植季节到来之前发动起更多的群众。乡镇的干部群众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牛粪难找也要找。而建大棚要动用更多的资金,群众若资金不足往往会影响种植进度,在蘑菇市场价不看好的年头,这样的高投入束缚了不少群众的积极性。近几年来,通挽、桐岭等乡镇的蘑菇种植确实得到不断强化发展,全县的蘑菇产业在全市可谓数一数二,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大棚种植工序的繁琐和高投入,让群众壮大发展仍显得力不从心,做大做强产业难度颇大。
无棚菇的栽培成功,减少了群众投入,加大了产出,使得蘑菇种植产业的长足发展有了大的转机。这是在武宣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乡镇注重引进农产品加工公司作为后盾,大力培训农技人员,并与有经验的地区交流合作的结果。如果不相信科技的力量,不敢闯、不敢干,无棚菇或许也不能成为武宣县“十二五”开局之年农业发展的精彩之笔和惠农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惠农增收的问题上,我们确实需要转变思维,尝试多种渠道,把科技为先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像种菜一样种蘑菇,像种甘蔗一样将之发展成一个农业产业,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我们对未来的设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