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因西湖镇黑木耳种植规模大、木耳质量优、产业效益可观,各项位居全省前列,故特授予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山东黑木耳产业第一镇’的称号……”连日来,一张盖着山东省经济学会大红印戳的薄薄的纸在日照市西湖传了个遍,党委荣誉室内也多了一块“山东黑木耳产业第一镇”的黄灿灿的奖牌。
“这个称号,对我们前期黑木耳发展工作是一种肯定,但同时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我镇的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点……”在随后召开的黑木耳发展研讨会上,该镇党委书记王海滨如是说。
西湖黑木耳的发展历时7年,由于该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中,土壤微酸,是黑木耳生长的绝佳地,加之先进的种植方法,种植出的木耳不仅朵大肉厚,透明度高,且杂质少,不受污染,木耳一经上市,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相关附属产业的不断发展,西湖黑木耳知名度越来越高,甚至在全国最大黑木耳集散地——滕州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2008年,西湖黑木耳注册了“十八垛”商标,正式进入高端品牌行列,2010年,西湖黑木耳更是通过了省级绿色食品认证,附属价值进一步增强。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黑木耳,该镇适时成立了鑫源食用菌合作社,实行“统一提供菌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防病治病、统一采后分级、统一联网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并配备技术员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引导黑木耳走向产业化、专业化道路。同时,规划建设黑木耳示范基地,通过整平道路、配套水电等措施,引导种植户向基地转移,形成了“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生产格局。目前,全镇共规划建有铨元、小花崖、大石等8个黑木耳标准示范基地,26个种植专业村,260个种植大户,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3000万棒,预计产值可达7200万元,真正成为“山东黑木耳第一镇”。
目前,该镇正在探索实施以黑木耳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之路:依托5000亩桑园所产桑枝,粉碎后作为黑木耳主料,生产出品质更胜的“桑木耳”,出耳后的菌棒还可墒地,既生态环保又能实现农民增收。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