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现在,黑木耳菌棒一天一个样,因为今年的桑枝黑木耳菌棒杂菌感染低,几乎没有污染,每个菌棒的干耳产量将达到1两半,比往年的增加约50%,预计40多万棒的桑枝黑木耳产值可达200多万元,增收40余万元。”方玉泉说,黑木耳生产正当时,香菇生产也非常忙碌。从去年10月底开始,香菇生产一直延续至今,预计将持续到本月底。“得益于今年的良好天气,很适宜香菇生长,目前,鲜菇的日产量有3至4吨,售价约每斤3.8元,每天的产值可达1万多万元。截止到生产结束,60余万棒的香菇,产值约300余多万元。”
再走近基地生产大棚,工人们两三人一组,正忙着对采摘后的香菇菌棒注水;分装大棚里,淡褐色伞状的香菇铺满了工作台,工人们正在对采下的鲜菇进行分类整理。“形状大小匀称的都向外销售到杭州等市场,一些太大或太小的,制成干品出售,”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合作社与世纪联华超市、杭州农都市场、杭州农副产品市场以及上海等地都达成合作,合作社基地生产的食用菌常年销路稳定。
在食用菌生产销售相对成熟之后,今年桑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挥合作社带动农户作用,针对农户养蚕时间的限制,该合作社正筹备建立桑枝条粉碎基地,统一对农作废弃物进行集中粉碎、菌棒集中生产、接种,将接种后的菌棒分配到社农进行分户管理、采收,最终由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内联基地、外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发展模式。
“集中粉碎、集中生产、分户管理,可以减少设备的重复投入,解决农户接种技术问题和菌棒生产与养蚕的冲突,提高菌棒成活率,提高农户生产效益。”方玉泉介绍说,粉碎基地将投资50余万元,每天的粉碎量将达8至10吨,预计今年5月底至6月初即可开工生产,而10月份,养蚕结束后,蚕农即可从合作社订购菌棒直接进行排田。集中粉碎生产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当地60余户社农发展食用菌100多万棒,社农的户均产值可达到7万余元。
桑玉食用菌合作社生产基地还将进行扩规提升,今年计划发展食用菌150万棒,年产值达1000万元。同时在食用菌生产季节上进一步做文章,计划6月份提前生产50余万棒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于8月份“抢鲜”上市,提升经济效益。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