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顺义的林下食用菌正新鲜上市。走进龙湾屯镇集体林场,在林下“仿野生环境”生长的鸡腿菇、鹿茸菇、元蘑、杏鲍菇长势喜人。与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相比,在林下“仿野生环境”中生长的菌菇,身材壮硕,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刘宇介绍,龙湾屯镇集体林场是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重点示范基地,共种植了10多个品种的食用菌。基地集成了多项新技术,形成了一套“园林废弃物生料短时发酵+垄式栽培+分层播种”的技术体系,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
近三年来,龙湾屯镇集体林场林下食用菌种植面积400余亩,亩均产值2万元以上;年带动120名农民季节性就业,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还在李桥镇后桥村鑫丽园合作社构建了“种质优、菌种壮、土壤净、肥力足、气温润、管理细”的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将羊肚菌亩均产量从500公斤提升至1000公斤以上,产值突破400万元。2025年,吸纳50户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务工”方式参与食用菌生产经营,户年均增收3万元。
李遂镇、仁和镇集体林场林下食用菌生产有白玉木耳、栗蘑、黑皮鸡枞、榆黄菇、灵芝等品种,亩产增值超1万元。
目前,顺义区形成了以龙湾屯镇集体林场为代表,李桥镇、李遂镇、仁和镇等镇集体林场为重点的林下食用菌生产矩阵,有榆黄菇、羊肚菌、竹荪、大球盖菇、灵芝等10余个品种。(来源:北京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