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浙江:凌晨菇棚话丰年

    发布时间:2011-10-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0月15日凌晨2时,海拔600多米的天台县万年山上,记者同头戴矿灯的太湖村村民陈长根和妻子卢菊燕一起,走进了菇棚。
        打开菇棚的刹那,一股稻草味扑鼻而来。以毛竹作支架、稻草作墙体的菇棚里一片漆黑,两盏矿灯将眼前照得通亮。
        灯光所照之处,只见一个个蘑菇从薄薄的泥土中露出了“小脑袋”,白白胖胖,新鲜诱人。凌晨正是高山蘑菇采摘之际。
        卢菊燕右手提着一个塑料篮子,左手落下,便有一个蘑菇撮在手中。娴熟的动作,一看便知是采菇高手。20来分钟时间,篮子便装满了。
        这个菇棚约有1000平方米,里面是层层叠叠的竹架子。每一方块摆放10张竹架子,架子分成7层,每层高50厘米。陈长根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提着篮子,沿着架子边缘往上攀爬,三两下就到了2米多高的位置上。他两脚分成“八”字形,踏在左右两边的菇架上,挑选着成熟的蘑菇,忙得不亦乐乎。
        菇棚外风声呼呼,寒意逼人;菇棚内温暖如春,长势喜人。夫妻俩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自顾自摘着蘑菇。凌晨正是人们困意最浓之时,陈长根说:“我们平时都是这个时候起来采摘,开始的时候很难熬,慢慢也就适应了。”
        辛苦自不待言,但当记者跟他们聊起今年的蘑菇行情时,陈长根一高兴,头上那盏矿灯射出的光线顿时晃动起来,采菇的速度也放慢了。他告诉记者:“去年最低的时候只有5元/公斤,最高也只卖到16元/公斤。今年行情好啊,最低的时候我卖了14元/公斤,最高的时候达到22元/公斤。”
        到凌晨3点多钟,两人已采摘了3篮蘑菇。卢菊燕说:“现在气温低了,蘑菇的产量也少了。以前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采250公斤,自己忙不过来,还要请小工。现在一天也就采个30公斤左右。”
        摘了那么多的蘑菇,该怎么销售呢?没待记者开口,陈长根就解释了。原来,目前全县种植高山蘑菇的农户不多,产量较往年大幅减少,而这里的6个蘑菇棚算是相对集中的,高山蘑菇也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每天早上七八点钟,都有一批外地客商主动找上门来收购,不存在卖难现象。
        走出菇棚时,空气冰凉,却无比清新。一阵寒风袭来,记者把外套的拉链拉到了颈部。夜仍漆黑,回去正好补觉。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